你最爱吃的那家餐馆,终于撑过了疫情
01
一个多月前上海刚开始复工复产,我就接连发了好几篇文章说最希望那些我喜欢的好餐厅能撑过这一波。
但我还是挺遗憾,有好几家我特别喜欢的餐馆都关停了。
比如曾经上海排名第一的酒吧sober company,就表示实在没钱和原来的房东续租了,不得不停业。
sober company不止酒好喝菜好吃,它的形式也很有趣。酒吧有三个房间,每个房间提供的酒和食物都不一样,你可以像闯关一样一层一层喝上去,每喝一层都会得到一个凭证。
你只有在前三个房间都至少喝完一杯酒且没喝醉,集齐所有凭证,才可以进入酒吧最后一个隐藏房间。
最后一个房间没有菜单,每个人只能点一杯酒,但是无论你提出什么要求他都能最大限度满足你。
我上次去的时候让他调一杯“大海的味道”,然后上来的酒喝起来就像一碗鱼汤,鲜美中带着酒精的味道,还挺好喝的。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让他调“一杯思念的味道”、“爱情的味道”、“我的味道”等等。
我第一次去的时候不懂这些,让他调了一杯可乐的味道,结果他直接送了我一瓶可乐,也确实没毛病。
很有趣的地方,关门了挺可惜的。
还有更让我遗憾的,曾经158一家很小众的近景魔术酒吧。
有多近呢?近到你一伸手就能摸到魔术师的手,而且你可以任意检查魔术师的道具,然而就在这么近的距离里,魔术师还能给你贡献各种匪夷所思的表演。
他可能会把你手上的钱突然变到他手上,会把金鱼突然变到杯子里,会用扑克牌猜到你口袋里百元大钞的编码。
最匪夷所思的是,有一次我去玩,魔术师让我想一个名人,然后掏出剪刀,现场剪了一个那人的头像给我。
尼玛我想的真的是奥巴马....
这是我在上海最喜欢的酒吧,每次有朋友来我都会带他们去玩。可惜这家酒吧早在2020年就因为资金问题倒闭了。一直说要重开,至今也没凑到资金。
不胜唏嘘啊。
02
更让人揪心的是,比起这些大型连锁店,或者网红店,还有一些小餐馆的困境,经营者的挣扎,是无声无息的。
他们没有途径去发微博和公众号,述说自己近几年来的不容易。
可能就是你家楼下的早点摊,老板炸的油条特别酥脆,还记得你喜欢喝半糖的豆浆,会给你的煎饼果子多加点酱料。
然后某一天再路过的时候,再也没看到他出摊。
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像是这个城市塌陷了小小的一块。
我也知道,每个做餐饮的老板,真的也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去尽力了。
比如这部短片,《重聚烟火》,就是一场对餐馆老板的深度街采。
赶集直招的核验官原本是上门核查门店信息,帮助他们在平台发布招聘,但交谈中,却听到了一些不一样的故事。
广州的东湖酒楼,是一家老字号餐厅,曾经最火的时候两层楼都是爆满,从一楼到二楼都要排队。
但后来,上座率骤降到不及80%,保本都困难。
但被问到还要不要坚持,老板说,那一定要坚持的。
要保住老字号,也要保护所有跟随自己那么久的员工。
这是很多做餐饮很久的老板都知道的,开店到最后,这家店,店里的每一道菜,其实都不仅仅属于自己了,那是很多人的生计,也是很多人味蕾的寄托。
还有家卖章鱼小丸子的小店,老板说起初就是夫妻两个推着小推车做起来,最辉煌的时候能开600多家店。
但现在只剩100多家。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这些年来,这家店凝聚着夫妻两人的心血,就像他们的儿子一样。
所以,即使只剩一家店,也要笃定地开下去。
他有个很朴素的想法是,有信心不一定能翻盘,但没有信心,就是满盘皆输。
与此同时,也有些普通市民说,他们很想为自己喜欢的餐馆做点什么。
“等它开了,我一定每天都去吃。”
“很喜欢的那家新疆餐馆,老板现在每天推着车出来卖烤馕,我都会买一两个。”
或许正是因为社会上有这么多坚守初心、相互救赎的人和事,才得以让我们走过这些年的艰难险阻。
直到重新在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里相聚。
03
最近三年发生的一切,仿佛是上天派给我们这辈人的时代考验,正如很多人说的,我们的生活已经被永久地改变了。
就说餐饮业,其实很早之前我都相信,以中国人心里“民以食为天”的信念来看,餐饮是最能坚持下来的实体产业。
看看目前的现实,或许有很多的事与愿违,但就像视频最后说的那样,吃饭,依然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头等大事。
满月酒、新婚宴、散伙饭,我们重要的人生节点大多都有一顿饭的见证。而只要有人吃,店就会一直开下去。
在煎炒烹炸出的色香味里,也把市井百态,人间烟火永恒地延续下去。
这我很赞同。
不管明天会不会有更多更糟糕的事情,不管未来还会不会变好,人总要好好吃饭的。
有好吃的东西,生活就总是有点希望和盼头在。
我们总得相信和期待点什么。
回复“美食表格”
发你一份最全的上海美食表格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