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历】8 月 25 日,忌贴标签
下沉年代,谈新闻理想似乎略显天真。而《中国新闻周刊》文化部主任杨时旸却抱有“不合时宜”的乐观:
“我一直觉得任何行业都有理想。新闻理想这个东西,不因为我们不屑就消失,也不因为我们特别崇敬就会放大。他会一直在那。”
并不是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人们越来越冷待严肃新闻,而是向来如此。只是现在是娱乐治愈向公众号文章动辄十万加阅读量,以前的人则是爱读销量是《南方周末》好几倍的《青年文摘》和《知音》。
《新闻编辑室》第三季
有人告诉杨时旸,这个时代不再属于写作,他应该改变,去适应当下信息获取方式的发展。他的意见恰好相反:这明明是一个奇葩事遍地,写作素材爆棚,并且人人都能公开发表作品的“写作者的好时代”。
“以前怀才不遇写的东西都没人看,现在不存在了。如果你觉得自己怀才不遇,那就是因为你自己没有才,千万不要误解。互联网扫除了阅读障碍,让我们的文章清楚地抵达读者。”
对阅读新闻和小说的需求始终存在,改变的只是越来越多的人丧失了用写作表达现实的能力。杨时旸作为写作者,也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矩:绝不写一篇软文,写作时最好“六亲不认”。
“我知道这个行业里有些人,他们自己的身段特别特别地柔软,每天能够动身段,动心思,动信仰,动脑筋,显得和这个时代特别的贴切。我写的那些东西显得特别地冷硬和不近人情。”
每周他都要拒绝三到四个软文,有时甚至还会因文笔犀利惹腥上身,不得不应付好几个扰人的公关电话。
杨时旸
杨时旸没有自己的公众号,在豆瓣上像一个普通的迷影人般,起着不易辨识的用户名,零关注,不被评分左右,也不起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的标题,只是单纯地写着影评。
他总是自嘲是一个“笨拙的人”,也想坚守“拙”所象征的一种笃定:“我希望在这个世界当中,无论怎么变化,拙朴的分量在那,我觉得还是应该的。”
拼贴诗盲盒
↓ 点击直达购买 ↓
单向历 灵感提示词
激活大脑通路
↓ 点击直达购买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