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基金行业风险预警丨第70期
监管动态
异常交易
✤2022年12月5日至12月16日,上交所异常交易监管共109起,深交所异常交易监管共160起,本年共发生5978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
监管处罚
✤截至2022年12月19日,12月各地证监局对证券基金行业经营机构及个人违规事件发出33张罚单,其中证券经营机构32张,涉及证券经营机构20家。
重大事件
廉洁从业问题成为经营机构合规最大掣肘
【点评】2022年12月,5家证监会派出机构针对廉洁从业问题出具共计8张监管罚单,涉及证券经营机构6家,从业人员5名。其中,被采取“双罚”的为1家经营机构。本月廉洁从业问题主要集中于证券经营机构廉洁从业机制建设不完善。早在2018年6月,证监会就曾下发两份证券业廉洁从业规定意见,对证券从业者的廉洁从业进行规范。今年3月,证券业协会也发布《证券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实施细则》,从行业角度进行严格规范。在各项制度不断齐备之下,今年以来监管部门格外重视经营机构廉洁从业机制建设情况。2022年廉洁从业罚单已有60张,远远超过2021年全年的5张。从历史违规案例中看,从业人员多是违反了《廉洁从业规定》第十条“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工作人员不得谋取不正当利益”,该行为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经营机构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存在不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营机构在对从业人员的长效激励、考核等方面存在缺失,以至于从业人员宁愿铤而走险以获取更大利益。经营机构需要在考核机制上建立制衡,培养廉洁从业公司文化的同时,调整对从业人员业绩考核指标,将廉洁从业纳入考核并给予激励,避免触碰廉洁从业的监管红线。
4家证券投顾公司收到监管罚单
【点评】2022年12月,共有4家证券投顾公司收到证监会派出机构监管罚单。其中1家机构部门负责人及机构被采取“双罚”。违规原因主要包括:投资者适当性、违规推介、留痕管理不足、内控管理问题等。通过历史证券投顾公司收到的罚单来看,以上问题是长期存在的。在财富管理转型过程中,证券投顾重要性逐步提升,但投顾人员缺口大是行业一大难题,导致证券投顾公司无证投顾问投资者提供服务乱象频生。证券投顾公司首先需要明确,合规是长期稳定展业的前提,行业乱象的出现势必会督促监管部门加强对此类现象的整治。机构自身应当建立完善合规内控体系,加强从业人员资质管理,及时督促从业人员考取相关资质,同时暂停现存无资质从业人员推介业务。此外,证券经营机构还需加强投资者教育,例如投资前验证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资质和从业资格,不要受无牌照投资机构和人员提供的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不轻信任何机构和人员关于超额收益、保本无风险等的承诺和宣传等,促进行业的规范发展。
基金业协会:发布《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自评估报告(2022)》
【点评】整体来看,公募基金积极发展绿色投资建设呈现四大新趋势:一是公募基金大多选择参照国际框架搭建管理体系,加大了人才投入力度;二是公募基金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超过一半的公司将“绿色投资”明文写入公司战略规划;三是建立绿色投资负面清单、风险监控、应急处置机制的机构数量仅达半数;四是绿色投资产品发行数量逐年增加,采用的绿色投资策略更为多元。随着我国绿色投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漂绿”现象频发,经营机构关于“绿色投资”相关的信息披露需要进一步加强。2022年各国监管部门均针对“漂绿”现象发布相关政策法规,2022年5月,SEC提出两项规则变更,防止基金用ESG进行误导性或欺骗性声明,提高对基金ESG相关的披露要求;2022年6月,FSA表示正在研究新的措施,以遏制“漂绿”行为,确保标注为ESG的金融产品具有可持续性;2022年8月,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发布《重庆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严格防范“洗绿”“漂绿”等行为。在此背景下,针对ESG投资中的“漂绿”问题,相关机构应提升对ESG产品的尽职调查和信息披露水平,更好地杜绝“漂绿”,维护ESG生态的健康发展。同时,为推进行业ESG信息披露标准化进程,基金行业ESG信息披露标准的推出也迫在眉睫。
重点法规政策
证监会:将正式实施货银对付改革
【政策影响】目前,欧美国家、日本、我国香港地区等成熟资本市场金融基础设施均采用了DVP制度,该制度已成为国际成熟市场通行的基础结算制度。1月14日,证监会正式启动DVP制度改革,对涉及机构投资者的自营和托管业务的结算制度进行改革(针对个人投资者的经纪和两融均已通过第三方存管、全额保证金、交易前验资验券等制度符合DVP制度);5月20日,证监会修订的《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重点针对境外机构投资者进行DVP改革;9月9日,证监会修订《关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交易登记结算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市场字〔2003〕3号),形成《关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交易登记结算业务的规定》。当前证券行业经纪业务(包括零售与机构)的DVP改革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DVP改革是加深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一项重举,将增强境外投资者对于国内证券登记结算效率和资金安全的信心,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境外投资者投资意愿,促进市场的活跃度与中长期价值投资。对于经营机构而言,境外投资者数量的增长有助于经营机构海外业务的拓展,经营机构需要同步提升对于境外投资者的保护意识,完善登记结算业务的内控制度,落实《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对境外投资者保护和证券登记结算体系安全性的要求。
证券业协会:发布2022年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结果
【政策影响】本次评价期间为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评价对象是期间有完成项目的77家保荐机构,评价项目覆盖期间审结的全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首发和再融资项目,共计1349个。最终评价结果,12家公司被评为A类,50家公司被评为B类,15家公司被评为C类。证券业协会清晰罗列了三大指标反映出的典型问题:一是执业质量评价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IPO项目撤否较多,2021年共有253个项目撤否,占全年完成项目(包括通过、撤回和否决)总数的32.6%;二是内部控制评价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有效制衡”和“合理激励”两项指标,分别有44.2%和46.8%的公司被扣分,具体包括未建立内控部门对业务部门的执业质量跟踪评价机制、未严格执行薪酬递延机制等;三是业务管理评价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立项和内核不规范,分别有37.4%和21.8%的项目在两个环节被扣分,具体包括未经立项即更换上市板块、未经立项即与发行人签订保荐协议、缺失内核会议纪要或内核意见、缺失对内核意见的回复等。从《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办法(试行)》评分标准来看,“高撤否率”成为严重影响评价质量的因素,严重问题将导致执业质量评价分直接扣减至0分;而根据11月证监会对投行业务集中下发的监管罚单中也可以看出,合规内控问题是当前监管重点关注的领域。此外,从今年投行监管处罚来看,主要集中于未勤勉尽责问题,包括保荐人员未勤勉尽责履行尽调、持续督导义务;投行业务负责人及高管未勤勉尽责履行投行业务督导义务;合规风控人员未勤勉尽责履行合规督导及风控义务等。经营机构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持续加强投行业务领域全方位合规内控管理,通过考核、激励等方式提高投行从业人员履职能力。
国际动态
韩国计划2024年起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提供英文版公司文件
【主要内容】12月6日,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相关负责人在韩国交易所总部举行的会议上表示,为了帮助国际投资者即时了解到足够信息,该机构计划强制上市企业“分阶段”提供英文版公司文件。据悉,拥有10万亿韩元(约合77亿美元)及以上规模资产的上市公司将从2024年开始发布英文版企业文件,而资产规模在2万亿韩元左右的企业将从2026年开始落实这一要求。根据FSC的数据,截至6月底,按市值计算,外资机构在当地证券市场的持股占比大约为30.7%。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就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做出回应
【主要内容】12月8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对常见问题(FAQ)的答复,以澄清如何在现有的巴塞尔框架中体现气候相关的金融风险。鉴于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独特性,这些常见问题旨在促进对现有支柱1标准的全球一致解释,不应被解释为对标准的修改。该出版物是委员会应对全球银行系统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整体方法的一部分。这些应对措施符合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有效管理和监督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原则。
英国金管局计划优化散户投资者信息披露规则
【主要内容】12月13日,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宣布,将重新设计和制定新的散户投资者信息披露原则,支持投资者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定(包括投资成本、费用和风险水平等)。目前的相关规定是在英国脱欧前制定的,包含在被称为《一揽子零售投资和保险产品(PRIIPs)制度》和《可转让证券集体投资承诺规则》的规则中,难以满足当下的市场需求。目前,FCA正在就具体条款进行公众意见征询,例如是否通过更多互动方式开展信息披露等。意见征询截止日期为2023年3月7日。
深入分析详见内参版,如需订阅,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声 明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