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式”阅读背后:我们与“黄金屋”渐行渐远 | hi南周
▲ (小尘4x/图)
全文共1757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我们把这些出圈的名人名言视若珍宝,写进自己的小册子里,但是不去细究它们的语境出处或者论证逻辑,霸道地打上“已阅”的标签,而忽略了最为重要的内化过程。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陈一占
责任编辑|温翠玲
这让我联想到,在中学时代,很长的时间里,我会用一本小册子,记录下很多大家的名言,形成现成的素材库,成为作文中亮点的出处,即使是不知道这些“名言”所处的语境,背后的论证逻辑,又或是故事背景。
我又联想到古代宋真宗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如今,书籍和财富的兑换关系似乎随着社会教育水平、职业观念的革新而不断减弱,这也使得“黄金屋”在现在的阅读语境里有了新的解释。在我看来,所有的金句,都是作者营造大量的语境,理清了文章逻辑后,进行的“浓缩式”总结。片面地嫁接这些观点,只积累被标榜成精华的“中心句”“文章大意”,仅是空壳的“傀儡”,背后没有体系框架的支撑。而真正的“黄金屋”在于建构思维的高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和作者同频率共呼吸,知道每个论点背后的逻辑,也懂得每种主旨背后的故事。
诚然,金句能够满足我们对精神摄入的需求,既总结精华又节省时间,诱人而便利。很多时候我们会带着很强的“金句侦察力”去阅读一本书,会因为某本书封面上的某句话被种草,但又在阅读的时候发现不是每一句话都那么“精彩”,时而吐槽甚至“弃坑”。金句之所以是金句,在于它是作者观点的浓缩,像是议论文的论点、抒情文的情感主旨,需要很多严密的论证、平实的叙述表达,才能够凝结出的思想集合。我们把这些出圈的名人名言视若珍宝,写进自己的小册子里,但是不去细究它们的语境出处或者论证逻辑,霸道地打上“已阅”的标签,而忽略了最为重要的内化过程。
多少缠绵悱恻的故事,多少思维激荡的论述,在中心句面前似乎都会略显失色,这种潜在的阅读选择,在我看来是在长期的学习经历、应试训练中培养出来的:古诗文背诵千古名句是重点,阅读理解要先看主旨段落,作文写作出现名人名言是亮点……在长期的应试思维下,“中心段”“主旨句”“采分点”,已然成为我们生活学习的重点。在很多时候,“服侍”标准答案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习惯,“单刀直入”地找重点成为了我们的捷径。我们会“自大”地认为“段落大意”“思想主旨”就是文章的价值所在,以为看了这些华丽凝练的语句,就是找寻到了“黄金屋”的所在,殊不知只是触摸到了别人所构建的思维外壳,却留自我空洞的灵魂沾沾自喜。
在高中学习阶段,很多老师和学长学姐都跟我说过:前期打基础,后期立框架,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的学习模式其实在读书阅读中也适用,任何的观点和金句背后都有很长的论证链条,它们共同形成整个独立的知识体系,只有掌握了金句的前世今生,才有望在思维中建构完整的“黄金屋”。假设一个知名作者在文章中提到:“这个苹果可真好吃啊”,这句话是一个结论、一个观点,它背后的支撑可能是水分、甜度、口感等等,也可能是苹果是某种希望的象征,代表着某种情感,是在多层的叙述、论证、语境下共同构建出来的。如果我们只是去头掐尾地截取结果,没有和作者思想碰撞,没有对作者观点体系的洞察,就失去了阅读本身的意义。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很喜欢的作家三毛也曾说过大致的话:“读过的书,都会融进血肉里”。就像这样,阅读的意义不在于寻找华丽的谈资或者是道理论证的素材,而在于思维的碰撞甚至是整个观点体系的颠覆。读不同书就像是尝不同的人生滋味,形形色色的人鲜明地活跃在书页上,了解了他们的故事经历,才会懂得他们为何长成,由此方有思想的积累与厚重。
“金句式”阅读的背后,是人们偏爱“直肠式”吸收的表现,什么时候我们能够不在阅读时“偷闲”,不再对观点崇拜,不再浮躁功利地疯狂收集“金句”,沉下心去,感受文章的每一处脉络,同作者共呼吸,与诗人共赏一轮明月,才算是阅读的真正意义所在吧。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学生)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