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市场】2022年福建省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公众号新闻2023-03-12 00:03作者:章怡,郭于玮,鲁政委福建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匹配。2022年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5.3万亿元,名列全国第 8位;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889.8亿,排名第7位;新增社融1.15万亿,排名第8位。福建省金融运行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银行业总规模与经济体量匹配,其中股份行强,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仍有发展空间;二是贷款增长较快,反映金融对经济的支持较强,但住户贷款占比偏高,居各省首位,企业贷款占比有待提升;三是股权融资与经济水平总体匹配,主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表现更好,科创板和北交所融资较少。基于上述分析,建议福建省金融发展主要关注如下三个方面:1)强化农村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覆盖水平。一是用金融科技赋能农村金融,通过线上渠道更加有效地触达“长尾”人群。二是优化农村金融网点布局,打通农村金融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能力,鼓励创新乡村普惠金融产品。2)提升企业贷款占比,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一是针对皮革制造、化学纤维、纺织服装、石油化工等传统优势领域的企业,在企业重组、设备改造、项目投产等方面提供信贷支持;针对传统产业转移需求,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山海协作及东南亚投资机会,助力实现跨区域园区共建。二是针对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海洋高新等新兴产业,根据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推出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3)支持科创企业上市,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一是优化上市后备企业遴选办法,放宽上市后备企业基础层净利润指标要求。二是推动科创金融模式创新,在科创金融产品创新、技术收储等方面,借鉴科创金融试验区的办法经验,推出业务新模式。一、金融指标基本情况1.1 经济总量:GDP突破5万亿,经济增速全国第一从经济总量来看,2022年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5.31万亿元,首破5万亿,继续名列全国第 8位。福建省经济总量超越台湾(2022年台湾地区名义GDP按平均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为51298.03亿元[1])。与此同时,福建的福州、泉州进入全国城市GDP前20强,GDP均突破1.2万亿元,超越山东省会济南市和安徽省会合肥市。从人均GDP来看,福建排名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江苏,经济表现突出。从增速来看,2022年福建实际GDP同比增长4.7%,与江西并列第一,远超“全国线”(3.0%)。2022年,福建省新发展动能持续积蓄,2023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全省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7.1%、13.7%;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等“四大经济”加快培育,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6万亿元。1.2 金融行业:增速加快,对经济拉动作用逐渐加强2022年,福建省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889.78亿元,排名全国第7位;福建省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3%,排名全国第13位,略低于全国8.0%的平均水平。福建省金融业总量和占比在沿海地区表现并不突出,但优于GDP总量相似的湖北、四川等省份。从趋势来看,金融业对福建经济拉动作用逐渐增强。自2005年以来,福建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上升,从2005年的2.8%增长至2022年的7.3%。福建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全国的差距不断减少,2022年福建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增速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高于同期 GDP增速2个百分点,福建省金融综合实力持续提升,金融业成为福建省增速最快的三大服务业之一。1.3 银行机构:股份行表现突出,农村金融机构仍需发展根据公布的最新数据,至2021年末,福建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总资产12.33万亿元,排名全国第8位,与GDP总量的全国排名相匹配。202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总负债同比分别增长8.9%、8.7%,经营总体稳健、平稳增长。2021年福建省金融机构营业网点6543家,排名全国16位;法人机构145个,排名全国20位,排名较为靠后。从金融机构资产结构来看,根据央行发布的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2021年福建省股份制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的资产规模是5.68万亿,占全省各类金融机构网点资产总额的46.1%。大型商业银行占比24.1%,城市商业银行占比9.3%,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占比8.7%,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占比6.9%。对比福建省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全国的排名可以发现:福建省股份制银行表现尤为突出,营业网点资产总额比上海多0.61万亿,名列全国第3位,仅次于广东、北京,省内有兴业银行1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全国共12家),是全国七个拥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省份之一;外资金融机构、信托公司的资产总额在全国排名同样靠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福建省农村金融机构,总量和人均排名均靠后,未来需要进一步强化农村金融服务。福建省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在全国排名20位左右,而2021年底福建省农村人口有1269万,排名全国17位,农村人口基数并不小。从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农村人口来看,福建省每万人农村人口配置的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数量为1.60个,排名全国第18位,远不及浙江(2.49个);福建省每万人农村人口拥有的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资产总额为8.76亿,排名全国第15位,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总额并不充裕。1.4 存款余额:资金规模偏小,保持高增长趋势从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来看,福建省虽然体量偏小,但2022年增速迅猛。2022年福建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29万亿元,排名第13位;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7.5%,增速创2010年以来新高并居全国首位,比全国平均增速高6.6个百分点,全年各项存款增加1.08万亿元,比上年多增5131.79亿元。在2022年的高增速下,福建省存款余额以反超湖南2千多亿的成绩上升至全国第13位,但相比福建省的经济总量,全省存款资金规模偏小,可能反映出福建居民的投资渠道更为多元。二、融资规模与结构2.1 社融增量:创历史新高,股票融资增长快福建省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连续三年突破1万亿元,2022年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1.15万亿元,排名全国第8位,与GDP排名相同。福建省社融增量在沿海地区中排名靠后,但比GDP水平接近的湖南、湖北表现更好,属于社融新增规模高基数且同比正增长的8个省市之一。相比2021年,2022年福建省社融增量多增1463.87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从社融增量占GDP比重来看,2022年福建省为21.6%,不及全国26.5%的平均水平,融资的活跃程度仍需进一步提升。从结构来看,2022年福建省社会融资增量主要体现为人民币贷款、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占比分别达到69.7%、15.8%、8.9%,三者合计占新增社融规模比例高达94.3%。信托贷款、委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等表外三项业务继续收缩,占比为-3.5%。外币贷款增量由正转负。对于人民币贷款,福建省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主要通过贷款发放。2022年人民币新增贷款7996亿元,排名全国第9位,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重达到69.7%,同比增加5.6%,较2021年多增638亿元。福建省人民币贷款占比超过社会融资规模的半数以上,这与社融增量排名靠前的省份类似。对于企业债券融资,2022年福建省企业债券净融资达到1020.75亿元,全国排名第8位,排名相较2021年提升5个位次,超越上海、安徽等省份。福建省企业债券净融资占社融增量比重为8.89%,比上年多增150.29亿元,在江浙沪皖等沿海省份多增量均为负数的情况下,福建企业债券融资仍表现为多增态势。对于企业股票融资, 2022年福建省股票融资大规模增加,达到776.38亿元,排名全国第6位,排名相较2021年提升10个位次。股票融资占社融增量比重为 6.76%,比上年多增618.67亿元,多增量位于全国首位,增幅明显。对于政府债券,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融资保持平稳增长。2022年福建省政府债券1811亿元,排名全国第9位,占社融增量比例为15.8%,相比2021年多增量82亿元。其中,2022年福建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为1733.43亿元,同比大幅增加,进一步发挥了政府债券资金对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运行的积极作用。对于表外融资,在非标压降的背景下,福建省与我国多数省份表外融资规模仍在压减之中。2022年我国23个省份表外融资为负值,福建省表外融资-402亿元,排名全国第20位,但相比2021年多增量555亿元。其中,信托贷款为-267亿元,比上年多增395亿元;委托贷款为95亿元,比上年多增147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为-230亿元,比上年多增13亿元。2.2 贷款:住户贷款占比高,企业贷款占比有提升空间据人行福州中心支行新闻发布会数据[2],2022年福建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54万亿元,居全国第10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比全国平均增速高0.6个百分点,全年各项贷款增加7479.03亿元。从贷款结构来看,2022年福建省本外币境内贷款7.40万亿,占贷款总额的98.2%。其中,住户贷款3.52万亿,占比47.5%;企业贷款3.56万亿,占比52.1%;非银机构贷款0.03万亿,占比0.38%。从趋势来看,自2015年以来,福建省境内贷款年增长率持续维持在10%以上,尤其是住户贷款增速较快,住户贷款占比从2015年的38.59%上升到2021年的49.62%,2022年增速放缓,占比为47.51%。对于住户贷款,虽然福建省相对于其他中东部省份人口较少,但是住户贷款实力较强。福建省2022年住户贷款3.52万亿,住户总体贷款排名全国第5位;住户贷款占贷款余额比重超过45%,占比为各省首位。2022年福建省人均住户贷款18.0万元,高于湖北、山东等省份,人均贷款能力排名第6位。具体来看,福建省短期贷款1.05万亿,占比30%;中长期贷款2.47万亿,占比70%,居民住房长期贷款占比较高。对于企业贷款,福建省规模并不大。2022年福建省企业贷款3.86万亿,排名全国第12位;企业贷款占贷款余额比重仅略高于50%,排名全国末位。具体来看,福建省企业短期贷款1.09万亿,占比28.3%;中长期贷款2.21万亿,占比57.3%;票据融资0.53万亿,占比13.8%;融资租赁及各项垫款分别为174.35亿和36.16亿,占比0.5%和0.1%。从贷款的行业投向看,福建省制造业贷款持续高增长。2022年末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7946.34亿元,同比增长(下同)16.4%,增速比上年末高4.6个百分点。从重点领域贷款投放看,福建省普惠小微企业信贷投入力度持续加大。2022年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24.5%,增速比人民币各项贷款高12个百分点。此外,福建省绿色产业贷款投放持续快速增长。2022年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6097.14亿元,增长48.3%,增速比上年末提高7.8个百分点,全年绿色贷款增加1959.74亿元,比上年多增786.89亿元[3]。2.3 上市公司:总量表现尚可,科创企业仍需扶持从A股上市企业数量来看,截至2023年2月底,全国共有5099家上市公司,福建省上市公司共169家,排名第8位。2022年至2023年2月,全国新增A股上市公司461家,这些上市企业分布在28个省市。其中,广东、江苏、浙江、北京、上海五个省市的合计新增上市企业302家,占比近七成(65.5%)。福建省新增A股上市公司共9家,排名第12位,新增上市公司数量不如安徽(14家)、陕西(10家)。从上市公司总市值来看,截至2023年2月底,全国509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93.7万亿,福建省16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3.43万亿,排名第7位。2022年至2023年2月,全国461家新增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6.26万亿,福建省新增上市公司总市值961.9亿,排名第10位。从上市企业募资情况来看,2022年福建省募集119.79亿,排名全国第12位。从企业上市板块来看,截至2023年2月底,福建省主板上市116家,创业板43家,科创板8家,北交所2家,分别占全国相应板块的3.6%、3.5%、1.6%、1.1%,科创版和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相对较少。在2022年福建省新增IPO上市的9家企业中,有6家创业板、2家主板、1家北交所,并没有科创板企业上市。通过比较福建省在各上市板块的企业数量和总市值排名也可以发现,在主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排名中,福建省均位于全国第7位;特别是创业板上市企业,福建总市值位列第3位,仅次于广东和北京。但是,福建在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企业数量落到10名之后,且企业总市值在两个板块中均排在第16位,名次相对靠后。从上市公司行业门类来看,福建省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纺织品、软件、电气设备等行业,总市值偏高的企业分布在电气设备、金属采矿、商业银行、电子设备、软件、零部件等领域。其中,市值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4家,电器设备类的宁德时代市值0.98万亿元,是福建省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兴业银行以0.35万亿市值位居第2位。三、金融发展政策建议3.1 强化农村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覆盖水平截至2021年底,福建省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在全国排名20位左右,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量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量分别排名20位和22位,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与福建省经济水平(GDP全国排名第8位)及农村常住人口数量(1269万人,全国排名第17位)并不相符。因此,需要推进福建省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多渠道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一是用金融科技赋能农村金融,通过线上渠道更加有效地触达“长尾”人群。农村金融客户具有面积广、客群散、规模小的特点,因此,通过传统网点线下触达农村客户的效率低、成本高。我国网络和智能手机普及率已经较高,可以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提供针对农村客群的线上贷款、理财代销等金融服务,并将涉农信息发布、农村公共服务等功能嵌入其中,更好地融入农村生态。二是优化农村金融网点布局,打通农村金融的“最后一公里”。根据乡村分布情况和村民人口密度,参考金融服务半径构建分布合理、类型匹配的农村金融机构,以保证所有乡镇都能方便地接收到质量良好的金融服务。支持大型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向县域延伸营业网点。三是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能力。要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充分了解农村个人及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将金融资源用到实处。一方面,鼓励创新乡村普惠金融产品,以满足涉农经营主体的差异化贷款需求,结合乡村产业的生产周期确定差异化的贷款期限、金额、利率等,稳步推进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建设;另一方面,创新供应链金融信贷支持模式,积极推进产销对接,因地制宜采用政府增信、粮食存货抵押、种业知识产权质押、农业设施抵押等特色担保方式,满足乡村产业各主体融资需求。3.2 提升企业贷款占比,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福建是民营经济大省,但福建省企业贷款规模并不大,社融增量占GDP比重也有提升的空间。2022年福建省贷款余额7.54万亿元,居全国第10位,而全省企业贷款占贷款余额比重仅略高于50%(占比为各省末位),以至于福建省企业贷款规模排名全国第12位,不及湖北、安徽等省份。企业信贷能为福建省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福建省仍需持续加强金融服务企业的能力,提升社会融资的活跃程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支持福建省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升级。从营业额区位熵来看,皮革制造、化学纤维、纺织服装、石油化工等传统制造业是福建省具备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要求下,福建省传统制造企业面临着技术升级、设备改造等方面的融资压力。金融服务应“一企一策”充分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在企业重组、设备改造、项目投产等方面提供信贷支持,综合采取工业用地抵押贷款、设备抵押贷款、信用贷款、和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等方式提供有针对性的融资支持。针对产业梯度转移的发展需求,福建省服装鞋帽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存在向中西部地区及东南亚转移的趋势,金融机构应助力实现“山海协作”,推动福建省传统行业向中西部省份以及东南亚地区直接投资,为跨区域合作产业园的建设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也要明确重点新兴产业的创新服务方案,支持新兴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福建省“十四五”规划提到要发展壮大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海洋高新等新兴产业,建议金融机构关注重点产业链与国家级产业园区,根据企业发展的阶段性周期,加强针对性的信贷投放和服务创新。对于当地龙头骨干企业,提供新产品开发、数字化升级、关键设备购置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对于合适赛道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匹配企业投产所需的生产线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通过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融资方式,引导资金流向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3.3 支持科创企业上市,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力度目前,福建省高新企业发展与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的差距较大。截至2023年2月,福建省科创板上市企业8家(江苏97家,广东77家,浙江44家),全国排名14位;科创板企业总市值排在第16位,甚至不及安徽、陕西、辽宁;2022年全年福建省没有一家科创板企业上市,福建省内科技创新领域的资本参与度较弱。建议福建省金融机构支持科创企业上市可关注如下方面:一是优化上市后备企业遴选办法。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22年度福建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名单》,遴选出502家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根据2022年7月福建省金管局发布的《福建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库管理办法》,进入基础层的企业还需满足净利润要求。然而2023年2月17日,证监会等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正式稿,启动了创业板亏损企业上市标准[4]。在新标准要求下,建议福建省可以考虑放宽上市后备企业基础层净利润指标要求,优化企业遴选办法,放松上市后备企业名单。针对遴选出的后备企业,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投资基金的作用,积极参与上市后备企业的股权投资,尤其是投资先进制造、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政策重点支持的行业。二是推动科创金融模式创新。创新科创金融产品方面,支持金融机构优化数据、软件、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体系,将评估结果作为授信依据之一。引导福建省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与创业投资机构、股权投资机构等外部机构合作,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新模式,实现银行业的资本性资金早期介入。技术收储方面,针对技术成果定价难、流转难的特点,探索建立技术收储机制。由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共同建立技术收储机构,通过科技成果转让、许可等方式对具有良好市场运用前景的技术进行收储,并向企业和投融资机构等进行推介,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流动性。利用多层次资本体系方面,通过政策性担保机构为科创企业债券融资增信,降低科创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推动金融与科技融合方面,通过数字化改革,创新建立科创金融服务平台,数字化匹配金融资源和科创企业需求,深化与主要证券交易所的对接合作,并实现与省“金服云”平台等互联互通。注:[1]资料来源:雪球,2023/02/23[2023/02/23], https://xueqiu.com/5296061618/242740875[2]资料来源:福建日报,2022年福建省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7万亿元,2023/2/8【2023/2/2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7216268066860018&wfr=spider&for=pc[3]资料来源:东南网,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2023/2/7【2023/2/2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7150080454206573&wfr=spider&for=pc[4]2月17日,证监会等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正式稿,提出了未盈利企业申请在创业板上市的专项通知:行业范围包括“先进制造、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上市条件启用“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的上市标准”。在新标准下,尚不具备盈利能力的成长期企业有了更为广阔的股权融资渠道。🔝特别提示本报告内容仅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不包含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评级或估值分析,不属于证券报告,也不构成对投资人的建议。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