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经济数据全面高于市场预期。疫情之下医药需求上升、优惠政策到期前汽车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和防疫优化的积极影响是经济数据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从消费来看,疫情高峰期居民购药需求增加、优惠政策到期前汽车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带动药品与汽车零售实现较快增长。12月药品和汽车共计拉动社零2.9个百分点,是社零同比回升的主要原因。
从投资来看,12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降至5.1%,但当月同比回升。在制造业中,电气机械、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速高位上行。在房地产业,基数走低使房地产投资降幅收窄。融资支持政策助力房企资金改善。12月房企开发资金中国内贷款当月同比回升近25个百分点。
从GDP来看,第四季度GDP当季同比回落1.0个百分点至2.9%。第二、第三产业当季同比分别录得3.4%和2.3%,均好于市场预期。在工业方面,防疫优化后疫情对居民外出工作的影响减轻,使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好于预期。在服务业方面,年末冲销量带动房地产销售同比降幅收窄。2021年医疗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约为6.5%,因此,12月医疗服务需求大增或是第三产业GDP超预期的重要原因。
事件:
2022年第四季度 GDP 同比2.9%,前值3.9%,市场预期值为1.6%。2022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当月同比-1.8%,前值-5.9%,市场预期值为-9.0%。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5.1%,前值5.3%,市场预期值为5.0%。工业增加值同比1.3%,前值2.2%,市场预期值0.1%。受疫情影响,12月高频数据普遍回落,但第四季度GDP同比与12月社零、投资、工业增加值等数据全面高于市场预期。疫情之下医药需求上升、优惠政策到期前汽车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和防疫优化的积极影响是经济数据超预期的主要原因。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录得-1.8%,降幅较11月收窄4.1个百分点,实现超预期反弹。从分项表现来看,餐饮收入当月同比录得-14.1%,降幅较上月加深5.7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当月同比由上月-5.6%回暖至-0.1%,成为拉动12月社零同比回升的主要原因。商品消费方面,12月商品零售同比跌幅收窄5.5个百分点至-0.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同比录得-0.2%,暗示限额以下商品零售修复程度好于限额以上。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尽管选择更多储蓄的占比进一步提高了3.7个百分点至61.8%,但选择更多消费占比为22.8%持平于第三季度,或暗示居民消费倾向萎缩已经触底,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同12月商品零售反弹形成印证。从主要商品来看,疫情之下药品需求增加,且优惠政策到期前汽车消费需求集中释放。疫情反弹下,对于医疗用品的需求激增,12月中西药品同比录得39.8%,较上月大幅提高31.5个百分点;同时由于疫情反弹带来的囤货需求,粮油食品以及饮料同比亦大幅走高,分别录得10.5%和5.5%,较上月分别提高6.6个和11.7个百分点。可选消费中,汽车和通讯器材消费大幅修复。年末购置税补贴和新能源补贴政策到期,带动乘用车提前购买;同时,疫情管控放开,居民出行意愿以及活动半径的修复,亦提振对于乘用车的需求;此外,疫情短期内反弹影响居民出行方式,为减少感染风险,会更多选用私家车出行。三重提振下,汽车零售同比由负转正,录得4.6%,较上月大幅改善8.8个百分点。疫情反弹之下,部分企业和个人自发采取居家办公,通讯器材需求增加,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13.1个百分点。房地产销售方面,12月住宅销售额同比为-26.7%,降幅较11月收窄4.5个百分点,与之相关的家用电器和建筑装潢同比分别改善4.2个和1.1个百分点。服务消费方面,12月全国部分城市率先迎来疫情反弹,出行数据大幅走弱。12月,19城地铁客运量同比下降46.5%,环比下降23.6%;100城拥堵延时指数均值录得1.422,低于上年同期水平1.629,亦低于11月均值1.488。尽管出行数据下行幅度大于2022年4-5月水平(4月、5月地铁客运量同比分别为-41.9%和-41.6%),但12月餐饮消费表现好于4-5月(4月、5月餐饮收入同比分别为-22.7%和-21.1%)。这可能是由于防疫优化后前期积压的消费需求得到释放,一定程度上减轻了12月疫情的影响。12月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同比分别录得-42.4%和-51.6%,亦好于2022年4-5月情况(4月、5月电影票房同比分别为-77.3%和-85.0%)。2022年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降至5.1%,当月同比则由0.8%升至3.3%。固定资产投资动能逆势改善。制造业投资逆势上扬、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跌幅收窄是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动能改善的重要原因。从制造业投资来看,电气机械和汽车投资高位上行。12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由9.3%降至9.1%,但是当月同比则由6.2%升至7.6%。考虑到2021年年末制造业投资基数较高,制造业投资逆势上扬体现出了实体经济较强的韧性。12月电气机械、汽车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录得54.3%和15.3%,实现了高位上行。此外,有色、化工行业的投资增速强劲,投资当月同比分别录得30.3%和10.7%。这两个行业表现抢眼或得益于欧洲的产业转移。从房地产投资来看,融资支持“三支箭”助力房企资金面改善。12月,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由-19.7%升至-12.7%。一方面,房地产业融资环境改善,房企资金面改善推动房企建安投资,尤其是保交付推动竣工端复苏。2022年12月,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当月同比由-35.4%升至-28.7%。其中,国内贷款当月同比由-30.5%升至-5.5%,为自2021年5月以来同比跌幅首次收窄至个位数。12月竣工面积当月同比亦由-20.2%升至-6.6%。另一方面,2022年3月为年内第一批次土地集中出让时间节点。2022年3月,土地成交价款当月同比由-26.7%回升至-0.8%。考虑到土地开发滞后于土地成交,第一批集中供地或对本月房地产投资中其他项的数据有所提振。加之2021年同期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读数偏低,2022年12月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收窄。从基建投资来看,年末专项债发行减少,基建投资小幅回落。12月基建投资当月同比由13.9%小幅回落至10.4%。年末专项债发行减少,对基建投资的资金支持有所减弱,导致基建投资动能小幅回落。从分项表现来看,交通运输业投资当月同比保持22.7%的高位。电热水力(17.1%)、水利环境(-1.2%)投资当月同比均有所下行,分别较前月下行了8.1、4.7个百分点。2022年上半年,我国交运业投资节奏偏慢。2022年7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会议要求以市场化方式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要符合“十四五”等规划,主要投向交通、能源、物流、农业农村等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1]财政对交通项目的支持力度增强。随着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交运业的投资增速亦有明显上行。12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录得1.3%,较前月回落0.9个百分点,高于市场预期。尽管12月出现疫情高峰,但防疫政策优化后,疫情对居民外出工作的影响减轻,使工业增加值的表现明显好于大上海保卫战时期。分行业来看,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全面回落。第一,建筑业需求仍然疲软,基建投资动能边际转弱、房地产建安投资改善仍需时间。钢铁、水泥等建材行业整体生产放缓。第二,受疫情影响,10月至1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偏高,资金压力加大,影响拿车意愿。12月车企放缓生产以优化库存水平。因此,12月汽车制造业、橡胶塑料业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分别回落了10.8、3.9个百分点。不过,随着年末春节将至,食品、纺服等民生行业生产整体改善,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普遍回升。同时,此前下行明显的计算机电子、医药行业12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分别回升了2.2、1.8个百分点,不过绝对值水平仍然偏低。12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当月同比由-1.9%意外回升至-0.8%。12月服务业超预期回升或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第一,年末房企冲销量,带动12月房地产销售同比降幅收窄。12月房地产销售金额当月同比由-32.2%升至-27.7%。第二,由于防疫政策优化,病例高峰过后居民出行修复的斜率更加陡峭。随着12月中下旬第一批感染人群陆续康复,居民出行亦呈现出快速修复态势。12月,电影票房当月同比由-70.0%回升至-42.4%。由于工业与服务业生产均好于预期,2022年第四季度GDP当季同比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第四季度GDP同比由3.9%回落至2.9%,较市场预期高出1.3个百分点。从三大产业当季同比表现来看,第二、第三产业当季同比分别录得3.4%和2.3%,较第三季度分别回落1.8、0.9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医疗服务需求上升可能是第三产业GDP超预期的原因之一。12月感染人群增多带动医疗服务消费需求大幅上升。卫健委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23日全国发热门诊的诊疗量达到峰值286.7万人次,而到2023年1月12日回落至47.7万人次。[2]数据显示,2021年医疗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约为6.5%,因此,医疗服务增长对GDP的拉动较大。12月经济数据表现优于预期,带动就业回暖。1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由5.7%降至5.5%。其中,16-24岁、25-59岁人群失业率分别回落0.4、0.2个百分点。[1] 人民日报,人民网,《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2023/1/17),[2022/7/3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2/0730/c1024-32489773.html[2] 卫健委,第一财经,《国家卫健委:全国发热门诊诊疗量在去年12月23日达到高峰》,(2023/1/17),[2023/1/14],https://www.yicai.com/news/101650446.html
本报告内容仅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不包含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评级或估值分析,不属于证券报告,也不构成对投资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