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宏观市场】市场对复苏预期的定价是否过高?

【宏观市场】市场对复苏预期的定价是否过高?

公众号新闻
作者:何帆,郭于玮,鲁政委

12月以来,以10年国债-DR007为代表的期限利差(以下简称“期限利差”)较11月走阔,中枢达到124bp,接近七年高位。这可能反映了市场对于防疫政策优化之后经济复苏预期的定价。那么,当前市场对复苏预期的定价是否合理?


PMI可以较好地解释期限利差,2018年以来的大多数时期,二者的正相关关系较为稳定。然而,以2022年4月为分界点,尽管PMI受疫情影响波动,期限利差却持续高位震荡,“无视”了2022年4月和11月的PMI低点。同等PMI水平下,期限利差显得更为陡峭,这说明市场对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抱有较强的信心。


剔除近期理财赎回的阶段性冲击,9月至11月期限利差的3个月移动平均值大致为104bp,实际隐含了两种情境:一是如果DR007中枢不变,隐含着PMI将反弹至约51.9%;二是按照IRS的水平估算,市场预期未来一年DR007回到2%附近,隐含的PMI在49.8%附近(若10年国债中枢抬升,则对应的期限利差和PMI水平更高)。因此,当前市场利率的定价中隐含了未来一年PMI将处于荣枯线附近甚至更高的预期。


考察其他亚洲国家防疫措施优化之后经济复苏的节奏,我们发现,2022年3月至5月,越南、新加坡和韩国的防疫措施放松之初PMI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升但是,随着全球需求的整体回落,上述国家的PMI再度下行截至2022年11月均处于荣枯线之下。


结合我国当前的情况,在防疫措施优化初期,PMI有望波段回升,不过,在初期的脉冲过后,外需和基建投资放缓的影响可能逐渐显现,PMI可能再度回落。历史经验显示,主动去库阶段PMI的均值约49.9%,被动去库阶段PMI的均值约50.3%。因此,如果DR007将恢复到7天逆回购利率的水平,当前期限利差隐含的复苏定价大致合理;但如果DR007继续低于7天逆回购利率,当前期限利差所隐含的复苏预期则偏高,可能出现阶段性的修正。


12月以来,以10年国债-DR007为代表的期限利差(以下简称“期限利差”)较11月走阔,中枢达到124bp,接近2022年8月125bp的前高;值得关注的是,在本轮期限利差走阔期间,短端利率和长端利率背道而驰,折射出期限利差走阔并非仅仅由资金面宽松驱动

因此,期限利差的走阔可能反映了12月以来防疫政策优化后市场对于经济复苏预期的定价。那么,当前市场对复苏预期的定价是否合理?

一、期限利差中隐含的复苏预期


期限利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未来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由于2017年债券市场受金融监管环境影响较大,我们主要考察2018年以来期限利差和PMI的关系,可以发现,除了2020年初疫情期间,二者在大多数时期的走势较为相关。然而,2022年4月以来,期限利差和PMI的走势再度出现明显背离——尽管PMI受到疫情的影响,在2022年4月和11月分别降至47.4%和48.0%,创下2020年2月以来的两个数据低点,期限利差却持续高位震荡,2022年4月以来,10年国债-DR007的中枢大致处于100bp至125bp的区间。

将10年国债-DR007对PMI做线性回归,可以发现,PMI对期限利差的解释力较强。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不含2020年1月至3月),二者之间呈较为稳定的正相关关系,R方超过0.6;但以2022年4月为分界点,二者之间的回归关系出现了明显变化,2022年4月之后,相较于PMI的水平,期限利差似乎显得过于陡峭。

陡峭的期限利差说明市场对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抱有强大的信心。2022年4月被认为是经济的“至暗时刻”,市场普遍认为继上海疫情之后,“经济底”已经出现,因此,虽然资金面宽松,但长端利率并未下行,期限利差走阔;随后,7月至8月房地产风险事件的发酵超出市场预期,资金面继续宽松、央行意外降息,期限利差达到125bp的高点;此后,由于疫情的反复,市场对经济预期出现分歧,期限利差有所回落;然而,11月以来防疫措施大幅优化,市场信心备受鼓舞,叠加11月下旬开始,理财赎回导致的理财产品抛压对债市形成阶段性冲击,即使12月降准之后资金面实际上较为宽松,DR007的中枢也较11月明显回落,但10年国债中枢仍然出现了明显上移,期限利差再度走阔至124bp,接近8月前高。

那么,当前市场对于复苏预期的定价是否已经过高?当前市场利率中隐含的PMI水平大约有多高呢?


通过期限利差和PMI之间的回归关系,我们可以对当前期限利差中隐含的PMI预期进行估算。2022年12月上半月,期限利差的中枢为125bp;如果考虑到11月下旬开始理财赎回的阶段性冲击,我们将2022年9月至11月的期限利差移动平均值104bp作为参考。


如果假设DR007不变,按照2022年3月之前的回归方程估算,2022年12月以来125bp期限利差隐含的PMI水平为53.1%;对比来看,如果认为理财赎回冲击为阶段性的,2022年9月至11月的104bp期限利差隐含的PMI水平为51.9%。如果认为市场预期未来一段时间DR007会出现抬升,我们可以用IRS的定价对市场利率隐含的未来一段时间的PMI进行估算。以IRS FDR007 1Y的水平来看,12月以来,IRS FDR007 1Y的中枢水平为2.03%,即市场预期未来一年DR007回到2%附近,较当前DR007的水平提升40bp左右,对应期限利差大致缩窄至70bp,隐含的PMI49.8%附近(若10年国债中枢抬升,则对应的期限利差和PMI水平更高)。这意味着当前市场利率的定价中隐含了未来一年PMI将处于荣枯线附近甚至更高的预期。


二、防疫措施优化后经济复苏的国际经验


那么,其他国家在防疫措施优化之后,经济复苏的节奏如何呢?我们选取了越南、新加坡和韩国等亚洲国家作为参考。


2022年3月至5月,越南、新加坡和韩国的防疫措施先后进行了明显优化,防疫严格指数出现大幅回落。2022年3月中旬,越南放宽对外国旅客的入境规定;2022年3月下旬,新加坡取消户外戴口罩的规定,2022年4月起,已接种疫苗的旅行者无需申请可进入新加坡、抵达后无需接受核酸检测;2022年4月中旬,韩国公布了“后奥密克戎”时期的应对体系,全面解除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保持社交距离措施,2022年5月初,不再强制在室外戴口罩


观察上述国家防疫措施优化之后的PMI走势,在防疫措施放松之初,2022年3月至5月,上述国家的PMI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升,其中,越南、新加坡和韩国的PMI分别自2022年3月的51.7%、50.1%和51.2%回升至2022年5月的54.7%、50.4%和51.8%。但是,在此之后,随着全球需求的整体回落,上述国家的PMI再度下行。截至2022年11月,越南、新加坡和韩国的PMI分别回落至47.4%、49.8%和49.0%,均处于荣枯线之下。


可以看出,虽然防疫措施放松之初的1-2个月,PMI通常会出现明显回升,但这种回升能否持续,还取决于外需等其他因素的表现。

结合我国当前的情况,在防疫措施优化初期,PMI的读数有望波段回升,但随着初期的脉冲过去,后续PMI读数可能再度回落。在防疫措施优化之后,广州和北京的地铁客运量自低点回升,12月第二周(截至12月10日),分别恢复至上年同期的57%和30%。随着人流物流的改善,12月PMI有望较11月回升,但初期的脉冲过去后,由于外需、基建投资增长可能放缓,PMI或再度回落。

进一步地,PMI可能达到什么水平呢?2013年以来,我国制造业PMI大致围绕着枯荣线上下波动。如不考虑PMI数据波动较大的疫后三年,主动去库阶段PMI的均值约49.9%,被动去库阶段PMI的均值约50.3%。因此,如果DR007将恢复到7天逆回购利率的水平,当前期限利差隐含的复苏定价大致合理;但如果DR007继续低于7天逆回购利率,当前期限利差所隐含的复苏预期则偏高,市场未来可能需要阶段性修正。


🔝特别提示

本报告内容仅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不包含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评级或估值分析,不属于证券报告,也不构成对投资人的建议。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宏观市场】新增地方债迎来发行高峰—2022年政府债回顾及2023年第一季度展望咖啡乳酪蛋糕(Coffee Cheese Cake)【宏观市场】鲜菜价格下跌暂时拖累通胀—评2022年11月物价数据【宏观市场】结构性价值重估—2023年权益市场展望【宏观市场】“预期-现实”轮动下的攻守互换—宏观经济与政策月报【宏观市场】信心待修复—评2022年11月PMI数据【宏观市场】2023年十大意外【宏观市场】扩大内需带来哪些机遇?—解读《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宏观市场】2023年全国及各省土地出让金预测四通桥、海瑞上书和《大明王朝1566》川普不是分裂美国的罪魁祸首【宏观市场】第四季度GDP超预期之谜—宏观经济与政策月报【宏观市场】财政加力、货币精准稳增长—解读政治局会议【宏观市场】上调2023年GDP预测至5.7%—宏观经济季度展望【宏观市场】居民预防性储蓄推动M2反弹—评2022年11月金融数据【宏观市场】经济数据超预期的背后—评2022年12月增长数据排烟罩以及燃气灶台的清洗详解!【宏观市场】宏观一周:出行客流量持续回暖【宏观市场】人口负增长:影响与应对【宏观市场】保交楼贷款助力新增信贷修复—评2022年12月金融数据【宏观市场】防疫政策优化将缓解出口下行压力—评2022年11月进、出口数据【宏观市场】宏观一周:汽车销量同比转负【宏观市场】宏观一周:地铁客流同比跌幅扩大【宏观市场】PPI同比年内首次转负—评2022年10月物价数据【宏观市场】防疫优化与新一轮疫情如何影响2023年经济预期—宏观经济与政策月报学习语言,成人的困惑与儿童的困惑【宏观市场】低增长的“双十一”—评2022年11月增长数据【宏观市场】税收收入增速年内首超非税收入—评2022年11月财政数据【宏观市场】进入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1月宏观经济指标预测与2月政策前瞻【宏观市场】宏观一周:寒潮来临,煤价菜价上涨【宏观市场】超预期的信贷“开门红”从何而来—评2023年1月金融数据【宏观市场】“投资立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剂良药【宏观市场】宏观一周:出行客流量有所回暖【宏观市场】宏观一周:节前春运客流量不及预期【宏观市场】宏观一周:房市交易回暖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