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内推、实习生私下招聘实习生?实习乱象要警惕丨南周快评
▲ (小尘4x/图)
全文共1326字,阅读大约需要2分钟
要减少实习乱象,需要单位完善内推规则,加强对实习生招聘流程的管理。求职学生也要擦亮眼睛分辨真伪,尽量从单位官网等正规渠道获取实习招聘信息,不要试图走捷径,轻信付钱就能得到实习机会的谎言。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辛省志
责任编辑|陈斌
实习是大学生们获得实际工作经验的重要机会,如果实习表现出色,甚至可能得到留用机会。即使不能被留用,在知名机构的实习经历,也能成为求职简历上的亮点。因此,不少知名机构的实习机会在大学生中非常抢手。而这,也催生了一些实习乱象。
先是中国新闻社旗下财经媒体中新经纬报道了“付费内推”金融行业实习机会的现象,一些求职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向急于寻找实习机会的学生们兜售高价的“付费内推”服务,收费动辄上万元;后有证券时报报道了实习生假冒证券分析师,骗来一群实习生帮自己写报告的奇闻。这些乱象,都暴露出一些公司在实习生管理上的不严谨,甚至可能存在内部人员与外部勾结,利用实习机会寻租的问题。
“内推”,是通过内部员工推荐外人来应聘,如果被成功录用,内部推荐人会获得一定的奖励。这是被不少企业采用的招聘手段,可以降低招聘成本。内推其实并不限于实习岗位,正式工作岗位同样有内推。不过,这些所谓求职机构向学生们兜售的,很多都是实习岗位,因为实习岗位的门槛较低,推荐更容易通过。不过,很多公司的实习机会同样会在公司网站、求职平台等公布,这就给了黑“求职机构”们机会。他们把从各种公开渠道搜集来的大公司招聘实习生的信息整合一下,就变成了“独家资源”,向大学生们兜售。
如果收费之后能真正向大学生提供所承诺质量的服务,也可以算正当赚钱,毕竟,利用信息差来盈利是非常普遍的商业模式。但问题是,他们提供的服务经常货不对板,那就涉嫌欺诈了。如中新经纬的报道中,有学生花费11万,却只是被安排在某券商研究所门外的“接待室”待了一个月,从没真正进入公司办公区域,所做的工作也与证券研究不搭边。许多“实习工作”,很可能是求职机构与用人单位内部人员勾结“创造”出来的,实际上并没有经过单位的正规实习生招聘流程,因此其实习经历也不会被用人单位承认。而疫情之下远程办公普及,不少实习不需要到办公室,“导师”通过网络远程向实习生安排工作任务,结果也通过网络传回,也为这种“虚构”的实习岗位提供了更多空间。有中介机构就明确表示,远程实习都是“小黑工”,不走人事,也不能申请实习证明。那位冒充证券分析师招聘实习生帮自己查资料写报告的实习生,也是利用了这一漏洞。
“付费内推”中,也可能存在用人单位内部员工寻租的可能。据报道,就有投行HR收到过中介机构需求内推合作的邮件,声称安排一个学生入职实习每次可获数千元的推荐费。还有中介机构在记者以求实习岗位名义咨询时明确表示,公司内部高管收了钱,帮忙搞定实地实习的事。这种情况,学生有可能通过正规流程被录用实习,对学生来说是没有损失。
要减少实习乱象、维护用人单位的声誉与形象,需要单位完善内推规则,加强对实习生招聘流程的管理,防止内部人员不经过正规流程私自招聘实习生,也防止内部人员与外部机构勾结,利用公司的实习机会谋取个人利益。
广大求职学生也要擦亮眼睛分辨真伪,尽量从单位官网等正规渠道获取实习招聘信息,不要试图走捷径,轻信付钱就能得到实习机会的谎言。要知道,就算是通过付钱得到了真正的实习机会,一旦被发现,也可能成为工作履历上的污点,以后求职中可能被拒绝,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热门行业、热门企业的实习机会固然难得,也要靠自己去争取,这本身也是一种锻炼。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