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考核应以达标为限,而非选出运动天赋异禀者丨南周快评
全文共1657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不过,过于强调考试的指挥棒作用,过于依靠提高体育成绩在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并不一定真正能实现引导学生和学校重视体育锻炼的目的。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辛省志
责任编辑|陈恺辰
日前,教育部发布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新课程方案和标准中受到广泛关注的,包括体育与健康课的课时占比达到10%-11%,超过外语,是语文数学之外课时占比最多的科目。
首先要指出,这次课程方案和标准修订让体育“成为”第三大主科的说法并不确切。早在2001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体育科目的课时占比就是10%-11%,高过外语。这次修订中,体育与外语的课时占比其实都没有变化。另外,课时占比与一门科目是否是主科、在考试中的重要程度并没有必然联系,比如在两个版本的课程方案中,都要求艺术课要占9%-11%的课时,同样超过外语课的课时占比。但在一般人看来,艺术远远算不上主科,在中考等选拔性考试中也没有一席之地(艺术特招生除外)。语文与数学的课时占比相差也非常悬殊(语文20%-22%,数学13%-15%),但是语文、数学一直被认为是同样重要的“主科”,在考试中的权重也一直相同。
不过,体育课将在未来的教育和考试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则是事实。2020年,中办国办印发文件,要求加强学校体育教育,提高体育测试在中考中的分值。各省随后都提出了逐步提高体育分值的中考方案。
重视体育教育当然是对的。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工作生活的基础。中国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程度一直比较差。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仅为23.8%。学生体质健康差,缺乏体育锻炼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长期以来,中国学生的竞争压力很大,学生将绝大多数时间放在语数英等文化课的学习上,少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每周两三次体育课还经常被挤占。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近年来教育部门一再强调体育教育,从要求中小学生每天都要有体育课,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严禁挤占体育课时间,到提高升学考试中体育测试的权重,目的就是希望体育锻炼能得到真正的重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不过,过于强调考试的指挥棒作用,过于依靠提高体育成绩在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并不一定真正能实现引导学生和学校重视体育锻炼的目的。一方面,体育教育可能变成一切面向考试,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练什么,体育课堂变成“体测训练场”,考试项目成绩刷上去了,学生身体素质未必得到多大提升,甚至可能因为单一项目的高强度训练造成运动损伤。
另一方面,体育科目考试也有不少局限性。比如,体育成绩其实是比较依赖先天条件的,除了少部分天赋异禀的人,大多数人再努力训练,也并不见得十分优异。还有的学生因为先天的身体条件原因(比如有先天性心脏病等),不适合高强度的体育训练和考试,虽然可以申请免考,但是只能以较低的成绩记入总分,可能拉低总成绩,这对他们也未见得公平。另外考试开设的体育项目也只有有限的几种,学生选择的余地较少。
体育测试应该是一种达标性的考试,只要学生体育测试达到了一定的成绩,体质健康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就应该可以拿到体育科目的成绩。当然达标的标准应该设置得科学一点。这样,学生既有动力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又不至于仅仅因为体育成绩不理想就无缘升学。
如果把体育测试当成了竞争性考试,把标准提得太高,让体育成绩在考试中承担起提高区分度的作用,可能并不妥当。毕竟中考不是体校的选拔考试,选拔出的学生也不是要参加体育竞技比赛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文化和科学知识还应该是考察的重点。普通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还是要增加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日常体育锻炼的习惯,塑造健康的体魄和自信、进取的精神。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