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宏观市场】中阿经贸合作现状及前景分析

【宏观市场】中阿经贸合作现状及前景分析

公众号新闻

作者:蒋冬英,郭于玮,鲁政委



得益于中阿之间的政治互信、经济互补及金融合作,中阿经贸合作正迎来新的增长期。

出口方面,2023年1-6月我国对阿拉伯出口增长12.9%,约带动我国整体出口增长0.7个百分点,是我国出口增长的重要来源项。分产品看,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以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是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项。分区域看,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以沿海省市为主。2022年浙江省、江苏省和广东省依次拉动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增长3.9%、1.9%和1.7%。

进口方面,我国自阿拉伯国家进口以石油为主,其次为塑料及其制品、有机化学品等。

直接投资方面,我国对阿拉伯国家直接投资以资源导向型为主。2006-2021年对阿拉伯国家直接投资存量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9%,但在我国直接投资中的占比由2006年的2.1%下降至2021年的0.8%。

展望未来,得益于人口结构年轻化和较高的人均收入,阿拉伯国家消费品进口需求可期。在商品选择上,以汽车为代表的消费品需求增长带动我国汽车出口;在方式选择上,线上消费需求增长为我国跨境电商出口提供了重要机遇。同时,受益于阿拉伯国家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中阿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合作前景广阔。


2022年12月9日,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举行并发表《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宣布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经贸合作是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压舱石,本文就中阿经贸合作现状及未来前景展开分析。

一、中阿经贸合作之现状

1.1 进出口

阿拉伯国家是指地处亚非交汇,以阿拉伯语为主要语言,以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的国家,包括埃及、叙利亚、也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苏丹、索马里、突尼斯、毛里坦尼亚、科威特、黎巴嫩、科摩罗、约旦、阿曼、利比亚、吉布提、阿联酋、卡塔尔、巴勒斯坦、巴林和沙特阿拉伯等22个国家。

我国与阿拉伯国家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具体表现在:从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比重看,2004年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成立以来,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占全部出口总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2.9%上行至2015年5.1%,随后维持在4.4%至5.0%之间。其中,阿联酋、沙特、埃及、伊拉克和阿尔及利亚为我国在阿拉伯世界中的前五大出口目的地,2022年上述经济体占我国出口总值的比重依次为1.5%、1.1%、0.5%、0.4%、0.2%。从我国自阿拉伯国家进口占我国进口总值的比重看,自1994年我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我国自阿拉伯国家进口占全部进口总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0.1%上行至2013年的5.1%的高位,并于2022年录得9.5%的历史高位。其中,沙特、阿联酋、伊拉克、阿曼和科威特为我国在阿拉伯国家中的前五大进口来源地,2022年占我国进口总值的比重依次为2.9%、0.2%、1.4%、1.3%和1.0%。


分产品看,得益于完备的工业体系,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1995年以来,阿联酋和沙特始终为我国在阿拉伯国家中前两大出口目的地,二者合计占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总值的45.0%-57.9%。在此,本文用对阿联酋和沙特出口产品结构代表对阿拉伯国家出口。数据显示,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以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2022年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占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总值的32.8%;随后为贱金属及其制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杂项制品等,依次占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总值的12.6%、10.1%、9.1%。同时,我国自阿拉伯国家进口以石油为主。2022年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等进口占我国自阿拉伯国家进口总值比重高达53.7%,随后为塑料及其制品、有机化学品等,分别占我国自阿拉伯国家进口总值的6.2%和4.9%。


从各产品对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增速的贡献看,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是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项,2022年分别带动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增长6.9%和4.8%;随后依次为贱金属及其制品、塑料及其制品、木浆、杂项制品等,依次拉动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增长4.7%、1.4%、1.0%和1.0%。


分区域看,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以沿海省市为主。其中, 浙江省、广东省、山东省是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的前三大省份,2022年依次占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总值的22.9%、20.0%和10.1%;随后为江苏省、福建省和上海市,依次占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总值的9.9%、4.5%和4.1%。从各省市贡献看,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增长呈现少数区贡献多数增长的特征。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依次拉动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增长3.9%、1.9%和1.7%,随后依为山东省、湖南省、福建省、江西省、安徽省等,依次拉动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增长1.5%、0.6%、0.5%、0.5%和0.5%。


1.2 直接投资

我国对阿拉伯国家直接投资活动呈总量增长而占比下降的特征。从总量看,2006-2021年,对阿拉伯国家直接投资存量由2006年的19.2亿美元上升至229.5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9%。从我国对阿拉伯国家直接投资活动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比重看,受当地地缘政治风险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对阿拉伯地区的偏好有所下行,其占比由2006年的2.1%下降至2021年的0.8%。


分区域看,我国对阿拉伯地区直接投资活动集中在阿联酋、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尔及利亚、埃及和苏丹等地,2021年上述国家占我国对阿拉伯地区直接投资存量的比重依次为42.3%、15.4%、8.5%、7.5%、5.5%和4.9%。受当地政治环境影响,我国对黎巴嫩、科摩罗、叙利亚、突尼斯等地直接投资活动较少,2021年我国对上述经济体直接投资存量占对阿拉伯国家直接投资存量比重仅为0.2%。


从其驱动因素看,我国对阿拉伯国家直接投资以资源导向型为主。阿拉伯国家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我国对当地直接投资活动偏向石油化工、矿产开采等行业。如,2017年12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赢得阿联酋阿布扎比陆上石油区块12%、为期40年的权益,这为中国首次在阿拉伯国家与当地国家石油公司成为投资方[1]。伴随阿拉伯国家经结构多元化,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制造业投资趋于活跃,其中又以新材料、汽车制造业、家用电器、医疗卫生为代表[2]

二、中阿经贸合作增长之原因

根据前文,阿拉伯国家正成为我国重要出口市场。究其原因,这或得益于我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政治互信、我国与阿拉伯国家资源互补、我国与阿拉伯国家金融合作等。具体而言:

第一,从中阿之间的政治互信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与埃及、叙利亚、也门、伊拉克、摩洛哥等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于1990年7月21日与沙特阿拉伯建立外交关系,最终与所有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阿拉伯国家逐渐形成全面经济合作新路径。2014年6月,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提出“1+2+3”合作格局,即以能源合作为轴,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3]。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我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日益紧密,中阿高层互访不断且于2022年12月9日顺利举行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基于这种互信互助的政治往来,我国在阿拉伯国家赢得了良好的声誉。2022年《阿拉伯晴雨表》对中东和北非的九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比美国更受欢迎。在被调查的9个国家中,除摩洛哥外,以阿尔及利亚、伊拉克、巴勒斯坦为代表的其他国家更偏好中国。在经济合作方面,除苏丹、摩洛哥和黎巴嫩外,其他6个经济体更愿意强化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中东进口区域结构也验证了上述调查结果,中东地区自中国进口比重不断上升而自美国进口比重趋于下行。数据显示,中东自美国进口占其总进口比重由1965年12月的17.1%波动下降至2023年4月的6.3%,而自中国进口占其总进口比重则由1960年12月的0.6%稳步上行至2023年4月的18.0%。


第二,从中阿之间的经济结构和资源互补性看,中阿经济结构互补,资源禀赋相辅,其经贸合作要素禀赋基础扎实。我国是全球制造业中心,拥有全产业链生产优势;阿拉伯国家发展以资源依赖型为主,采矿业发达而制造业基础相对薄弱。以阿联酋为例,阿联酋经济结构以采矿业为主,2020年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7.3%,而同期我国采矿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阿联酋制造业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0.3%,同期我国这一比重则为26.3%。


从资源禀赋看,一方面,阿拉伯国家拥有全球最为丰富的原油和天然气储量,2020年阿拉伯国家占全球石油已探明储量的55.7%[4]。另一方面,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原油进口需求位居全球第一,2021年我国原油进口占全球原油出口量总值的比重为57.0%。


第三,从中阿之间的金融合作看,中阿金融合作以政府引导为主,主要体现在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和促进货币直接兑换等方面。在货币互换协议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阿联酋、卡塔尔、摩洛哥和埃及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人民币清算安排方面,中国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与阿联酋和卡塔尔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在货币直接兑换方面,目前我国已与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实现货币直接兑换结算。中阿双边日益密切的金融合作降低了双边经贸往来的汇率风险、融资成本等,为双方贸易投资往来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撑。


三、中阿经贸合作之前景

得益于中阿政治互信、资源互补、金融合作基础较好,中阿经贸往来日益升温。那么,在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之际,我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又将迎来哪些新机遇?

第一,伴随阿拉伯国家汽车进口需求潜力释放,我国汽车出口迎来新的增长机遇。一方面,得益于较高出生率,阿拉伯国家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位处高位,2021年其0-14岁人口占比中位数为30.7%,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受益于能源收入,以卡塔尔、阿联酋、科威特、巴林、沙特阿拉伯及阿曼人均收入均超高收入国家标准,其中卡塔尔以人均50124.4美元位居第一。年轻化人口结构叠加较高收入水平,阿拉伯国家消费品进口需求前景广阔。以汽车消费为例,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是阿拉伯国家主要汽车消费市场,也是我国汽车前十大目的地。2023年1-5月,我国对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分别出口10.5和7.3万辆汽车,分别占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的4.8%和3.1%。


第二,阿拉伯国家绿色化转型为我国新能源产品和技术出口提供重要机遇。在全球碳中和之际,阿拉伯国家希望抓住绿色化转型机遇以实现经济结构多元化,提升国际竞争力。2021年3月,沙特提出“绿色沙特倡议”和“绿色中东倡议”,随后在“绿色沙特倡议”论坛上承诺到206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2021年10月,阿联酋提出“2050年零排放战略倡议”,承诺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然而,对比阿拉伯国家可再生能源使用的目标值和实际值,二者之间仍有较大差距。如沙特阿拉伯预计到2030年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50%,而2019年其可再生能源实际发电量占比仅为0.04%。这意味着,阿拉伯国家清洁能源投资前景可期。同时,我国在光伏、风电等领域产品出口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我国可借助贸易、投资等手段加强与阿拉伯国家可再生能源合作。


第三,阿拉伯国家线上购物需求增长,为我国跨境电商出口提供了重要机遇。阿拉伯国家具有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其在社交媒体中更为活跃。以阿联酋、沙特阿拉伯为代表的阿拉伯国家是全球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地区之一,2023年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有938万和3631万互联网用户,互联网普及率均在99.0%以上;其活跃蜂窝移动连接总数分别为1905万和4250万个,占总人口比重分别为200.9%和115.9%。优越的网络连通水平和高度活跃的互联网用户为我国跨境电商拓展当地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5-2018年,JollyChic(执御)、SHEIN、Fordeal、AjMall等四家来自中国的电商先后进入中东市场并迅速覆盖阿拉伯国家互联网用户,到2021年初中国电商平台在海湾六国互联网用户覆盖率已达80%[5]


第四,阿拉伯国家数字化转型需求为中阿数字经济合作带来新机遇。近年来,阿联酋、埃及、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国家先后提出数字化发展战略。2019年阿联酋发布《人工智能战略2030》,提出要在教育、政务等关键领域实现人工智能操作;2019年埃及发布《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和创建治理机制等;2020年沙特提出《国家数据和人工智能战略》,强调利用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国家经济增长[6]。伴随阿拉伯国家数字化转型,我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数字经济合作迎来重要窗口期。

需要指出的是,阿拉伯国家之间存在“数字鸿沟”,不同国家数字基础差异较大。如在网络连通水平方面,阿联酋、沙特、科威特、卡塔尔和巴林处于较高水平而而索马里、科摩罗、毛里塔尼亚、利比亚和也门等则处于较低水平。面对这一“数字鸿沟”,我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数字经济合作侧重点也有所差异。在数字基础设施较差的国家,我国可通过贸易或投资方式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双边数字硬件合作;而在数字基础设施已相对完善的国家,我国则可通过政府和企业间技术合作方式,输出信息技术服务等。

注:
[1]资料来源:新华网, “财经观察:中国阿联酋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前景广阔”,2018-01-19,[2023-08-11],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8-01/19/c_1122284818.htm
[2]资料来源: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回顾与展望 2022》
[3]资料来源:新华社,“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讲话”,2014-06-05,[2023-08-07], https://www.gov.cn/xinwen/2014-06/05/content_2694830.htm
[4]资料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阿拉伯国家占全球石油已探明储量的55.7%左右”,2022-01-19,[2023-08-07], http://news.cnpc.com.cn/system/2022/01/18/030056491.shtml
[5]资料来源:人民日报,“《中阿数据安全合作倡议》开启全球数字治理新篇章”,2023-01-30,[2023-08-09], https://www.gov.cn/xinwen/2021-03/30/content_5596690.htm
[6]资料来源:新华网,“沙特发布国家数据和人工智能战略”,2020-10-22,[2023-08-09],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0-10/22/c_1126642478.htm

请登录“兴业研究”APP查看全文

🔝特别提示

本报告内容仅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不包含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评级或估值分析,不属于证券报告,也不构成对投资人的建议。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宏观市场】欧债危机平息的经验与启示六十 市景共赴新愿景 | 第五届中阿工商峰会即将启幕,聚焦“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宏观市场】砥砺与自强:正在经历的结构变化—2023年中宏观经济展望【宏观市场】流动性松紧有哪些信号?—货币政策与流动性月报【宏观市场】聚焦政策预期—宏观经济与政策月报【宏观市场】降成本和稳息差如何平衡?我對全球教育的另類看法【宏观市场】宏观一周:房地产交易继续走弱五十九 赴校途中【宏观市场】我国对俄出口增长:现状、原因及意义【宏观市场】宏观一周:八省煤耗降至5年同期低位【宏观市场】宏观一周:房市边际回暖【宏观市场】三重底——7月宏观经济指标预测与8月政策前瞻杂感【宏观市场】宏观一周:土地成交边际回升【宏观市场】社融使用指南【宏观市场】如何看待隔夜回购屡创新高【宏观市场】消失的菲利普斯曲线——宏观经济与政策月报【宏观市场】景气改善的三条线索——宏观经济与政策月报【宏观市场】宏观一周:十一假期旅游客单价恢复明显【宏观市场】治标更固本——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活跃资本市场答记者问点评【宏观市场】政府债发行再提速—第三季度政府债供给报告【宏观市场】稳增长部署继续推进——8月宏观经济指标预测与9月政策前瞻【宏观市场】中国制造业东西协作图谱:企业“总部-分支”视角【宏观市场】宏观一周:外需走弱【宏观市场】宏观一周:端午旅游收入恢复程度不及五一【宏观市场】财政收支双降—评2023年5月财政数据【宏观市场】穿越中周期——宏观经济与政策月报【宏观市场】政策预期的校准期—6月宏观经济指标预测与7月政策前瞻【宏观市场】青年失业的现状与应对性与爱的结合【宏观市场】贷款需求疲弱,M1、M2双双下行—评2023年5月金融数据【宏观市场】宏观一周:生产持稳,需求分化【宏观市场】宏观一周:工业品价格环比普涨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