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围手术极刚需的麻药将率先复苏,建议关注恩华药业、海思科、卫信康等【东吴医药朱国广团队】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投资要点
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5.19%、-21.11%,相对沪指的超额收益分别为-1.34%、-4.79%;本周中药、医药商业及原料药等股价跌幅较大,医疗服务、器械及生物制品等股价跌幅较小;本周涨幅居前福瑞股份(+28.42%)、怡和嘉业(+11.12%)、惠泰医疗(+9.59%),跌幅居前振东制药(-25.29%)、宣泰医药(-24.26%)、上海凯宝(-23.04%)。涨跌表现特点:本周医药板块普跌、但小市值个股跌幅更为明显;前期涨幅较大的新冠概念股跌幅更大;受到海外NASH中期结果较为理想,国内福瑞股份、歌礼制药等涨幅明显。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围手术赛道”有望享受“需求恢复+重症增加”双重逻辑,看好恩华药业、海思科、卫信康、恒瑞医药等。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各类管控措施启动,同年住院患者人数、手术人次分别为2.3亿人、6.7千万人,同比增速为-13.5%、-3.8%,近5年首次下滑。新冠侵袭呼吸系统,或使患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症状加重,有望激发围手术麻醉、镇痛、肠外营养用药需求。精麻新药涌现,有望迎接”量价齐升”。2020年至今,多款新药已经/即将上市,恩华药业TRV130(MOR)预计2023年2月上市、芬太尼系列、羟考酮已上市;海思科环泊酚于2020年上市,HSK21542(KOR)进入临床Ⅲ期;恒瑞医药瑞马唑仑上市,SHR8554(MOR)、SHR0410(KOR)分别处于NDA、Ⅲ期阶段。新药享创新溢价,且对老药形成替代,有望诞生重磅品种。
卫材阿尔茨海默病新药Lecanemab在华申报上市;默沙东抗真菌药物「泊沙康唑」注射剂在华上市;复必泰mRNA疫苗于中国香港获批上市:卫材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仑卡奈单抗(lecanemab)注射液的上市申请获药监局受理,适应症为轻度阿尔茨海默症(AD)和阿尔茨海默症(AD)引起的轻度认知障碍(MCI)疾病的改善治疗。Lecanemab是一种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以选择性中和并清除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病变的可溶且有毒性的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体;默沙东宣布其抗真菌药物诺科飞(泊沙康唑)注射液剂型正式在中国境内上市,用于预防侵袭性曲霉菌和念珠菌感染及治疗侵袭性曲霉病。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可用于预防侵袭性曲霉菌和念珠菌感染及治疗口咽念珠菌病,泊沙康唑肠溶片及泊沙康唑注射液均可用于预防侵袭性曲霉菌和念珠菌感染及治疗侵袭性曲霉病;复星医药宣布mRNA新冠疫苗复必泰BNT162b2以及复必泰二价疫苗于中国香港获批上市。
具体配置思路:1) 疫苗领域:智飞生物、康希诺、丽珠集团、万泰生物等;2)中药领域:寿仙谷、佐力药业、方盛制药、济川药业、康缘药业等;3)创新药领域:百济神州、恒瑞医药、海思科、荣昌生物、康诺亚、泽景制药-U等;4)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威高骨科、新产业等;5)低值耗材及消费医疗领域:康德莱、鱼跃医疗等;6)科研服务领域:金斯瑞生物、药康生物、皓元医药、诺禾致源等;7)眼科服务:华厦眼科、爱尔眼科、普瑞眼科等;8)其它医疗服务领域:三星医疗、海吉亚医疗、固生堂等;9)医美领域:爱美客、华东医药等;10)其它消费:三诺生物,建议关注我武生物等;11)血制品领域:博雅生物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超预期;新冠疫情反复;医保政策进一步严厉等。
1. 板块观点
1.1. 手术量逐渐恢复,围手术极刚需的麻药将率先复苏
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5.19%、-21.11%,相对沪指的超额收益分别为-1.34%、-4.79%;本周中药、医药商业及原料药等股价跌幅较大,医疗服务、器械及生物制品等股价跌幅较小;本周涨幅居前福瑞股份(+28.42%)、怡和嘉业(+11.12%)、惠泰医疗(+9.59%),跌幅居前振东制药(-25.29%)、宣泰医药(-24.26%)、上海凯宝(-23.04%)。涨跌表现特点:本周医药板块普跌、但小市值个股跌幅更为明显;前期涨幅较大的新冠概念股跌幅更大;受到海外NASH中期结果较为理想影响,国内福瑞股份、歌礼制药等涨幅明显。
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后,尽管国内出现大面积感染,但疫情终将过去。手术量恢复也将是必然,估计恢复先后顺序:择期手术、刚性手术,围手术必须的麻药需求将更为刚性;消费医疗领域,恢复先后顺序:高端消费、次高端消费及刚性消费等,看好医美等高端销售复苏。尽管眼科为消费医疗中需求更为刚性的消费医疗,但门诊量也将受到疫情较大冲击,眼科也将随着疫情恢复得到实质性修复。
本周医药行业持续大幅超额收益,医药行业上涨能否持续?四大因素继续支撑其继续大反攻,配置比例低、估值底、医保支出每年稳定增长及医药政策多点持续回暖,全市场唯一提出四季度医药板块要大反攻的团队,医药板块是公募基金开始上仓位的初期阶段、叠加三季报超预期标的较多,2023年医药板块很可能迎来戴维斯双击的牛市。
【投资策略】具体配置思路:
1) 疫苗领域:智飞生物、康希诺、丽珠集团、万泰生物等;
2)中药领域:寿仙谷、佐力药业、方盛制药、济川药业、康缘药业等;
3)创新药领域:百济神州、恒瑞医药、海思科、荣昌生物、康诺亚、泽景制药-U等;
4)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威高骨科、新产业等;
5)低值耗材及消费医疗领域:康德莱、鱼跃医疗等;
6)科研服务领域:金斯瑞生物、药康生物、皓元医药、诺禾致源等;
7)眼科服务:华厦眼科、爱尔眼科、普瑞眼科等;
8)其它医疗服务领域:三星医疗、海吉亚医疗、固生堂等;
9)医美领域:爱美客、华东医药等;
10)其它消费:三诺生物,建议关注我武生物等;
11)血制品领域:博雅生物等;
1.2. 细分板块观点
【创新药领域】
自2015我国药政改革开始,国内创新药的竞争环境更加开放、竞争方式也由以往后端的商业化推广往前端的靶点选择、临床开发等环节转移,创新药的竞争更加激烈和全方位。从2015年至今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创新药研发上市、进口药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政策,随之而来的是整个新药开发模式的大变革。从靶点选择、到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再到研发管线的构建,都影响着未来企业的现金流和价值,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成药性评估和临床转化,尤其在临床转化环节效率与策略的正确与否最终决定着一个药品的上市进度与最终商业价值的大小。
针对不同分类的新药,其开发策略也有差异。First-in-class新药更加注重靶点机制的验证,尤其是临床前研究的夯实。而Best-in-class、Me-better和Me-too产品更多寻求的是分子结构的差异,也更加适合当下绝大部分药企的研发策略。因此Fast-follow-on是当下企业寻求价值最大化的突破口之一,应充分利用好国内创新药系列药政,尤其是肿瘤药和罕见病用药的附条件上市等加速上市策略。在个股选择方面,重视研发费用率、未来潜力品种的市场空间外,同时更要重视医学团队体系的实力及是否具备全球多中心开展和注册能力。推荐:荣昌生物、恒瑞医药,和黄医药,康诺亚,建议关注:康方生物、亚盛医药、贝达药业、康宁杰瑞、信达生物、诺诚健华,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翰森制药、君实生物、神州细胞。
【医疗器械领域】
医疗器械行业百花齐放、黄金投资时代的大趋势不变,核心原因:1)国内医疗器械消费水平远低于欧美,此次新冠疫情有望加速国内医疗建设,医疗设备显著受益;2)国内厂家技术持续向中高端突破,进口替代加速;3)术式创新带来国内创新器械公司蓬勃发展;4)科创板将加快更多优质器械公司上市。我们建议关注以下几类,1)医疗设备类企业,不受集采影响,国产替代+海外出口推动长期稳定发展,如迈瑞医疗、理邦仪器等;2)国产化低的医用耗材,如化学发光、电生理、PCI介入耗材等领域;3)新技术、新术式带来的新的诊疗方向,如介入瓣膜、神经介入、癌症早筛等;4)自费产品,受益于消费升级,重点推荐眼科如角膜塑形镜领域。
【疫苗领域】
逻辑1:众多重磅产品进入收获期,业绩确定性较高。1)消费端:刚需品,短期受新冠疫情影响,中长期受益消费升级,二类苗接种率逐步提升;2)产品端:两大趋势:a、产品向多联多价升级,如三联苗、四联苗,以及四价流脑结合、四价流感疫苗,麻腮风水痘、五联苗等;b、国产新品种兑现:如13价肺炎疫苗、2价HPV疫苗,以及4/9价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人二倍体狂犬疫苗、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等。目前已进入国产重磅疫苗陆续上市的阶段,随着重磅疫苗品种放量,疫苗公司高业绩增速确定性较强。逻辑2:疫苗管理法出台,行业集中度提升,利好龙头。全球最严《疫苗管理法》出台后,行业再次发生重大安全事件的概率将大幅降低,在严管控的同时,疫苗管理法也明确鼓励疫苗生产节约化和规模化,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逻辑3:新冠疫苗兑现在即,海内外目前已有多款新冠疫苗获批上市,迎来接种密集期。
【药店、医疗服务、医美领域】
药店:新冠肺炎疫情催化下,药店板块业绩表现更加亮眼。展望未来,我们认为药店板块仍将在行业集中度提升、连锁化率提升的趋势下稳健增长。一方面,头部连锁药店公司在资本助推下,稳步推进在全国的复制扩张,同时精细化管理推动内生性增长加快。另一方面,处方外流持续推进,药店业务量仍将不断增长。推荐: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建议关注:一心堂、健之佳等。
医疗服务:在疫情考验下,医疗服务板块展现快速恢复能力与长期增长韧性,头部企业投资价值凸显。随着居民消费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赛道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尤其面对医保局控费等政策进一步推进,医疗服务作为避险赛道更值得投资。推荐:爱尔眼科、三星医疗、海吉亚医疗等。
医美:伴随消费升级大趋势,医美行业蓬勃发展,医美赛道资产证券化加速且备受青睐。展望未来,我们看好医美板块,主要原因包括:1)我国医美渗透率提升空间大,医美接受水平不断改善;2)医美产品呈现多样化,国内品牌份额趋于提升;3)医美行业市场逐步规范化,将利于正规持证品牌获取存量市场份额。推荐:爱美客、华熙生物、昊海生科、华东医药等。
【CXO/IVD/原料药领域】
CXO:行业长期看有壁垒、有空间,中短期看景气度高,是医药领域牛股辈出的板块。我们判断2018-2028年是中国CXO公司发展的黄金十年,各细分领域龙头公司收入体量有十年8-14倍的收入空间,未来全球最大的CXO公司将出现在中国。中国在该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优势,可以“多快好省”地为客户提供需求。建议关注头部全产业链一体化公司及在产业链某阶段具备特色企业,推荐泰格医药、康龙化成、九洲药业、凯莱英、药明生物、药明康德、药石科技、昭衍新药等。
IVD:疫情对行业的边际影响逐渐削弱,不过海内外常规需求增长较快。国内企业跟随式研发效率高,在政策的呵护下进口替代进度显著加快,我们看好主流赛道的优质龙头公司以及新技术领先企业,推荐新产业、安图生物、金域医学,关注迈克生物、万孚生物、迪安诊断、诺辉健康。
原料药:特色原料药需求稳定、竞争格局优化,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是传统化药必然趋势,建议关注客户结构优化、下游增速较快、掌握关键中间体环节的原料药企业,推荐同和药业、司太立、普洛药业、天宇股份,建议关注华海药业等。
2. 手术恢复+重症增加,“围手术赛道”有望超预期加速
2.1.手术恢复趋势明确,证据充足
疫情、管控政策抑制医疗需求,放开后住院、手术人次有望恢复。“围手术赛道”有望享受“重症增加+需求恢复”双重逻辑,并且新品上市迎接”量价齐升”,看好:恩华药业、海思科、恒瑞医药、人福医药、卫信康等。2016-2019年,住院患者人数分别为2.3、2.4、2.5、2.7亿人,平均增速为6%;住院病人手术人次分别为5.1、5.6、6.2、6.9千万人,平均增速为11.1%。2019年底新冠疫情于武汉爆发,2020年住院患者人数、手术人次人数分别为2.3亿人、6.7千万人,同比增速为-13.5%、-3.8%,近5年首次下滑。疫情缓解后,预期医院手术量会有较大程度的恢复。
疫情放开后,东亚各国普遍存在超额死亡。东亚各国及地区在2022年初放开管控,形成一波超额死亡高峰,之后逐步走低并保持稳定。新加坡于2022年3月放开后超额死亡上升至35%-40%,后逐步下降为20%;韩国于2022年4月全国“被迫”放开(放开时正处最高峰:70%),之后一路走低至约5%。整体来看,韩国、中国均用了两个月达到超额死亡率最高峰(40%-160%)。
疫情是影响麻醉镇痛药物销售的直接因素,用药需求被大幅抑制。2018-19年,麻醉药物终端销售125、139亿元,同比增长18%、12%。2019年末,新冠疫情于武汉爆发,2020年开始启动各类疫情防控措施,麻醉药物终端销售为134亿元,同比增长-4%;镇痛药物、肠外营养支持药物的增长趋势类似麻醉药物,分别在2020年下滑、增速放缓。
疫情是影响麻醉镇痛药物销售的直接因素,用药需求被大幅抑制。为排除集采对于该领域的影响,我们进一步分析疫情边际变化和终端销售的关系。2022年Q1-2,上海、吉林全面静态管理,全国疫情散发,疫情影响达到高峰。同时间,2Q22麻醉药物单季度销量触底,进一步验证强管控措施会影响住院、手术等医疗活动,抑制围手术药物的使用。
围手术三剑客——麻醉+镇痛+肠外营养。麻醉用药,指能使整个机体或机体局部暂时、可逆性失去知觉及痛觉的药物,可用于ICU、有创通气等场景;镇痛药物,阿片类药物是通过抑制痛觉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传达,提高痛阈值,从而达到增强镇痛的效果,常和麻醉药物搭配使用;肠外营养药物,重症患者身体虚弱,需要补水、补液和相关营养素,包括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老年患者常伴基础疾病,使用肠外营养用药可维持、提高身体生理机能。
2.2.创新产品密集上市,量价齐升
围手术相关药品壁垒高,潜力有待释放。恩华药业:奥赛利定富马酸盐(TRV-130)于2022年1月提交NDA,预计2023年初上市。管制镇痛药芬太尼系列、羟考酮、TRV-130、地佐辛,已于近期上市/即将上市,贡献新的增长点;海思科:1类创新药环泊酚注射液于2020年获批上市,可用于ICU镇静、支气管镜、麻醉手术等,有望快速替代丙泊酚和放量;恒瑞医药:具有国内数量最多的1类麻醉、镇痛新药,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已经上市,SHR8554、SHR0410处于NDA、Ⅲ期阶段,传统品种布托啡诺在快速放量;人福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麻醉药物龙头,芬太尼系列市占率最高,新品种苯磺酸瑞马唑仑、磷丙泊酚二钠强化麻醉产品的布局;卫信康:公司专注于高壁垒制剂,产品格局良好。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 进入2021年国家医保目录,2021年初执行,报销范围拓展,市场扩容。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小儿多种维生素注射液(13)等新品上市、放量。
3. 研发进展与企业动态
3.1.创新药/改良药研发进展(获批上市/申报上市/获批临床)
Ø 12月22日,卫材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仑卡奈单抗(lecanemab)注射液的上市申请获药监局受理,适应症为轻度阿尔茨海默症(AD)和阿尔茨海默症(AD)引起的轻度认知障碍(MCI)疾病的改善治疗。
Ø 12月22日,专注于使用人工智能驱动新药研发的德睿智药 MindRank 宣布,其 GLP1-RA 小分子口服药物 MDR-001 已正式获得美国 FDA 针对肥胖适应症的新药临床批件(IND),准许开展临床试验。
Ø 12月21日,CDE 官网显示,四环医药子公司轩竹生物申报了 HER2 双抗 ADC 药物 KM501。KM501 是一款来源于四环医药子公司轩竹生物旗下大分子平台轩竹康明的自主研发新药,针对 HER2 中低表达而开发。这是该药首次临床申报。
Ø 12月21日,CDE官网显示,复星医药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的新适应症申报上市,猜测适应症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阿伐曲泊帕是一款血小板生成素受体(TPO-R)激动剂,2018年5月获FDA批准上市,成为全球首个用于治疗慢性肝病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口服药物。
Ø 12月21日,阿斯利康宣布,其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LYNPARZA)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获欧盟批准,用于联合阿比特龙和泼尼松或泼尼松龙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成年患者。
Ø 12月21日, 默沙东宣布其抗真菌药物诺科飞(泊沙康唑)注射液剂型正式在中国境内上市,用于预防侵袭性曲霉菌和念珠菌感染及治疗侵袭性曲霉病。至此,诺科飞口服混悬液、肠溶片和注射液三类剂型均已在华获批上市。
Ø 12月20日,复星医药宣布mRNA新冠疫苗复必泰BNT162b2以及复必泰二价疫苗于中国香港获批上市。其中,复必泰BNT162b2获注册用于12岁及以上人群的基础免疫接种、复必泰二价疫苗获注册用于12岁及以上人群的加强接种。
Ø 12月20日,九天生物(Skyline Therapeutics)旗下揽月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基因治疗药物SKG0106眼内注射溶液,用于治疗新生血管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neovascular or 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nAMD or wAMD),已获批开展临床研究。
Ø 12月20日,CDE官网显示,武田马立巴韦片(maribavir,Livtencity)的上市申请获药监局受理,适应症为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或实体器官移植(SOT)后成人患者的难治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这些患者对已有针对CMV的抗病毒疗法不产生应答。
Ø 12月20日,信立泰发布公告,其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SAL0133片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用于治疗成人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Ø 12月19日,瑞科生物欣然宣布,已于近日就其新佐剂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EC610获得菲律宾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试验批准。
Ø 12月19日,Atara Biotherapeutics和Pierre Fabre联合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Ebvallo(tabelecleucel)上市,用于单药治疗至少已经接受过一次治疗的EBV相关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EBV+PTLD)成人及2岁以上儿童患者。
3.2. 仿制药及生物类似物上市、临床申报情况
3.3. 重要研发管线一览
Ø 12月22日,罗氏宣布,FDA已批准托珠单抗(Actemra)静脉注射用于治疗住院成年患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这些患者正在接受全身性皮质类固醇并需要补充氧气、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
Ø 12月21日,康乐卫士宣布正式启动其自主研发的重组九价人乳头瘤病毒(HPV6/11/16/18/31/33/45/52/58型)疫苗针对男性人群的III期临床研究。
Ø 12月20日,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688331.SH/09995.HK)宣布公司注射用RC118在澳洲及中国开展的I期临床研究进展顺利,显示出良好安全性与耐受性。
Ø 12月19日,Zymeworks宣布,其HER2靶向双抗zanidatamab二线治疗胆道癌的关键IIb期HERIZON-BTC-01研究取得积极结果。
Ø 12月19日,吉利德与Arcus Biosciences公司联合宣布,其TIGIT单抗domvanalimab联合PD-1单抗zimberelimab一线治疗PD-L1肿瘤比例评分(TPS)≥50%且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或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II期ARC-7研究取得积极结果。
3.4. 行业洞察与监管动态
Ø 12月22日,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非阿片类术后镇痛新药临床试验设计技术指导原则》意见的通知。内容为:非阿片类术后镇痛领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逐年增多,为科学引导和规范我国此类药物的临床研发,药品审评中心组织撰写了《非阿片类术后镇痛新药临床试验设计技术指导原则》,并形成征求意见稿。
Ø 12月22日,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公开征求ICH《S1B(R1):致癌性研究》实施建议和中文版的通知。内容为:为推动新修订的ICH指导原则在国内的平稳落地实施,我中心拟定了《S1B(R1):致癌性研究》实施建议,同时组织翻译中文版。现对S1B(R1)实施建议和中文版公开征求意见,为期1个月。
Ø 12月21日,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公开征求《预防用疫苗免疫原性桥接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内容为:免疫原性是预防用疫苗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免疫原性桥接临床试验(简称免疫桥接试验),比较疫苗在不同条件下引起的免疫应答和安全性特征,可推测和借鉴疫苗的安全有效性。
Ø 12月21日,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中药新药用于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中药新药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通告(2022年第47号)。内容为: 为推动构建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疗效评价标准,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部署下,药审中心组织制定了《中药新药用于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中药新药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Ø 12月21日,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公开征求《罕见疾病药物开发中疾病自然史研究指导原则》意见的通知。内容为:为推动和规范我国罕见疾病的疾病自然史研究,药审中心相关适应症小组组织撰写了《罕见疾病药物开发中疾病自然史研究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本指导原则旨在结合我国罕见疾病研究现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罕见疾病药物开发中疾病自然史研究的考虑要点。
4. 行情回顾
本周(2022.12.19-2022.12.23)生物医药下跌5.19%,板块表现劣于沪深300的3.19%的跌幅,劣于上证指数3.85%的跌幅;截至12月23日,医药指数2022年至今跌幅为21.11%,沪深300至今跌幅为22.51%,上证指数年初至今跌幅为16.32%。2020年初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对国内经济,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一定冲击,医疗产业的确定性成为国内外资金追捧对象;但由于医药板块位置高、估值贵、医疗基金收益率高,板块有所回调,目前板块估值已至较低位置,板块总体有所反弹。长期来看,医药行业仍将不改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4.1.医药市盈率追踪:医药指数市盈率为23.36,低于历史均值16.49
截至2022年12月23日,医药指数市盈率为23.36,环比上周下跌1.24,低于历史均值16.49;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为11.21,医药指数的估值溢价率为108.4%,环比上周下跌4.7%,低于历史均值78.1%。
4.2. 医药子板块追踪:本周医疗服务子板块跌幅0.94 %,优于其他子板块
本周(2022.12.19 -2022.12.23)生物医药指数下跌5.19%,板块表现劣于沪深300指数3.19%的跌幅,劣于上证指数3.85%的跌幅;子板块中,表现最佳的医疗服务板块下跌0.94%,最弱势的医药商业下跌9.01%。2022年初至今,表现最佳的子板块为医药商业,跌幅为1.62%,优于医药指数21.11%的跌幅,优于沪深300指数22.51%的跌幅,优于上证指数16.32%的跌幅。
4.3. 个股表现
5. 风险提示
1、药品或耗材降价幅度继续超预期:
国家加大集采范围,药品和耗材的集采带来了药品和耗材的大幅降价,随着国内医药和器材市场的竞争加剧,集采对降价的推动作用将会更加明显,未来药品和耗材集采降价幅度可能会超预期,对企业的利润造成较大影响。
2、新冠疫情反复:
新冠疫情如果出现较大反复,将影响医院和药店等场所经营活动的开展,对医药行业造成不利影响。
3、医保政策进一步严厉等:
医保局作为中国医药行业最大单一支付方,其支付政策变化可能直接导致相关公司盈利水平发生显著变化。
7. 附录
分析师承诺: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法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分析师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得出结论,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分析师承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获取任何形式的补偿。
免责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swsc_bm,国广有话说)由东吴证券研究所朱国广团队设立,系本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布的唯一订阅号。
本公众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
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朱国广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发布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对所载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仅面向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在未经授权前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点“在看”给我一个小心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