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高空抛物砸死六旬老人,该如何处罚?丨南周快评
▲ (IC photo / 图)
全文共1674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尽管警方不予刑事立案的决定是根据现有法律规定作出的,但是,做了错事却不用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这对未成年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刑事责任以外,治安处罚与民事赔偿都可能是其要面临的惩罚。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近日,8斤复印纸28楼抛下砸死六旬老人的新闻,让高空抛物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更加引人注意的是,肇事者因为不足16周岁,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
随着城市中高楼大厦越来越多,高空坠物抛物伤人的事件层出不穷。2019年5月,安徽马鞍山市一起高空坠物事件导致一死一伤;6月,深圳一名男童被从20楼坠落的窗户砸中去世;7月,贵阳一名男童从楼上扔下灭火器,砸死一名中年女性……不过在司法实践中,一般只有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高空抛物案,才会被刑事立案。多数情况下,受害人只能通过民事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公众对此反应强烈,形成了要求严惩高空抛物坠物的舆论。
为了整治高空抛物,2019年10月最高法发布《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规定故意高空抛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按刑法114条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如果发生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按刑法第115条定罪处罚,因过失高空坠物致人死亡、重伤,可以定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
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十一)专门设立了“高空抛物罪”,事实上降低了对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高空抛物的处罚,对其以扰乱公共秩序追究刑责,比危害公安安全罪量刑要轻微(当然如果造成严重后果,仍会被以更严重的罪名追责)。但是,这是以法律的名义正式对高空抛物行为定罪,其法律效力高于最高法的司法解释。这一法条生效后,高空抛物即使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警方也有义务以刑事案件立案调查。此后,各地警方都破获了一些高空抛物案,抓获了犯罪嫌疑人,也有一批高空抛物者被定罪。2021年5月,浙江嘉兴一名31岁的男子因为多次向楼下扔酒瓶,虽然未造成严重后果,仍被判高空抛物罪,判刑7个月,并罚款5000元。
而青岛的这起高空抛物案件已经产生了致人死亡的严重后果,涉嫌严重犯罪。因此警方迅速展开调查。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调查显示这包复印纸是由一名不足16周岁的学生扔下的。当时,这名学生在写字楼28层的某培训机构自习。他临时起意,先从28层卫生间扔下一卷卫生纸,然后又从同一位置向楼下抛出一包A3复印纸。按照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除了犯杀人、强奸、抢劫等8项罪行之外,不负刑事责任。警方因此作出不予刑事立案的决定。
尽管警方不予刑事立案的决定是根据现有法律规定作出的,但是,做了错事却不用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这对未成年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究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应该承担怎样的惩罚,公众与法律界可以进一步讨论,以期形成新的共识。
就此案而言,让这名年轻人付出代价的,似乎只有治安处罚与民事赔偿。
首先是治安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已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都应该加以处罚,只是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应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如果这名未成年人已经满了14周岁,警方可以对其进行治安处罚,最高可以处行政拘留(当然,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不满16周岁的人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并不实际执行)。
另外是民事赔偿。高空抛物致人死亡,侵害了受害者的生命权,也对受害者的亲属造成严重的精神损害,理应赔偿。由于警方的调查已经确定了高空抛物者,受害人家属可以据此直接向其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当然由于他不满16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侵权责任应有监护人承担。受害者家属也表示,正在准备提起民事诉讼。
这一案件再次警示人们,高空抛物不仅会给他人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也会给自己造成严重的后果。即使因为是未成年人,不用负刑事责任,高额民事赔偿也是少不了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