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固定收益】3季度固收+基金加仓转债,偏好银行与周期板块

【固定收益】3季度固收+基金加仓转债,偏好银行与周期板块

公众号新闻

作者:李慧茹,顾怀宇,鲁政委


持仓市值方面,2023年3季度,基金对于转债持仓市值维持正增长,环比增速虽有回落但高于全市场总市值增长斜率,显示基金对于转债新券的抢筹热情与转债资产的加仓偏好。

基金份额方面,3季度固收+基金来看多数遭遇赎回压力,二级债基新增份额主要由3季度新发产品169.65亿份支撑,总的来看,3季度固收+基金份额基本净缩减。

转债仓位方面,3季度末的固收+基金的转债仓位较2季度末均有小幅上升,基于权益资产的性价比较高并对于4季度的股票市场或较为乐观的预期,在考虑到进攻弹性与转债权益性价比后,股权益仓位更加灵活的转债基金与灵活配置型基金对于权益的加仓幅度较大,并同时小幅加仓转债,而混合二级债基与偏债混合型基金为减少组合的不确定性与保有前期由纯债带来的盈利,更倾向于减仓弹性更大的权益资产,而适当增加具有估值缓冲的转债。

投资预期方面,3季度固收+基金的转债仓位环比转降为增,尤其是转债基金对于股票的加仓行为或表明固收+基金短期或不再减仓转债,同时4季度转债指数继续收跌的可能性较小,对于4季度的股票与转债行情或可适当乐观。行业方面,固收+基金更偏好于加仓周期与金融板块。

一、公募基金转债持有市值维持正增长

根据沪深交易所公布的转债持有人结构,2023年3季度末两市总市值较2季度末环比上升2.23%增加204.02亿元,其中上交所减少37.6亿元,深交所上升241.62亿元。上交所和深交所中基金持有的转债市值分别较2季度末末上涨2.99%和6.92%至1733.39亿元和1127.53亿元,基金总持仓市值环比上升4.24%,增持幅度大于总市值增长斜率,显示基金对于转债新券抢筹热情较高,两市公募基金总持仓市值占比较2季度末小幅上升0.67%至30.63%,近年来基金一直是转债市场第一大持有人,公募基金转债市值占全市场总市值占比基本维持上升趋势,9月末较1月初28.75%的占比已经上升1.88%。预计公募基金未来仍将保持第一大持有人的市值份额,但市值占比的增长斜率或逐渐放缓。

企业年金和保险机构这类绝对收益机构投资者的持仓行为出现分化。上交所口径方面,企业年金7月和9月市值环比下降,3季度末较2季度末市值减少34.12亿元,保险机构则于8-9月市值连续上升。深交所口径方面,两者持仓市值于7-9月均保持增长。综合两市来看,企业年金持仓市值小幅下降4.7亿元,市值占比下滑0.5%至18.37%,保险机构持仓市值上升35.5亿元,环比6.79%,市值占比上升0.26%至5.98%。

总的来看,3季度新发的转债除大部分被股东持有以外,基金与保险为主要吸筹主力,其中基金的增持幅度高于全市场总市值增长斜率,显示基金对于转债新券的抢筹热情与转债资产的加仓偏好。


二、公募基金对于转债配置比例稍有下滑

2023年3季度,公募基金对转债持仓市值维持正增长,环比增速较上季有所回落,转债持仓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例和债券投资市值比例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3季度基金加大利率债配置比例,基金持有国债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为1.6%,占债券投资市值比为2.78%,分别较2季度末的1.41%与2.47%上升0.19与0.31个百分点。截至20233季度末,公募基金对于可转债的持仓总市值为3306.15亿元,较2023年2季度末环比增长4.24%,较2022年3季度末同比增长17.93%,可转债持仓市值继续保持正增长,环比增速较上季度有所回落,但高于2022年3季度水平。转债持仓占比方面,2023年3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可转债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例为1.21%,位于2019年以来的72%分位水平,该值自2019年以来基本维持上升趋势,在2季度末达到历史高点1.49%,3季度稍有回落较2022年3季度末与2023年2季度末的1.39%与1.49%均有所下降。2023年3季度末可转债投资市值占债券投资市值比为2.10%,位于2019年以来的50.62%分位水平,较2022年3季度末与2023年2季度末分别下滑0.42与0.67个百分点。


三、多数固收+基金份额遭遇赎回

从持仓市值来看,混合二级债基、混合一级债基、可转债基金、偏债混合基金和灵活配置基金的2023年3季度持仓市值,较2023年2季度末环比增速分别为8.94%、0.94%、7.78%、4.15%与-7.45%,二级债基与可转债基金市值增幅最大。

2023年3季度,固收+基金在权益市场情绪持续低迷的拖累下,多数遭遇赎回压力,仅混合二级债基和转债基金的份额分别环比增长199.16亿份和13.99亿份,混合一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与灵活配置型基金份额分别较2023年2季度减少122.12亿份、364.41亿份与217亿份,不过二级债基新增份额主要由3季度新发产品169.65亿份支撑。


四、固收+基金转债仓位较上期末有所上升

2023年3季度,固收+基金的转债仓位较2季度末呈现上升趋势。具体来看,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可转换债券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和偏债混合型基金在2023年3季度末的转债仓位分别为19.42%、19.71%、 86.42%、5.88%与10.84%,较2季度末分别上升0.29%、1.73%、0.45%、0.27%与0.78%,整体位于2019年以来的55.5%、100%、45.5%、100%与72.3%的分位值水平,其中转债基金的仓位虽有恢复,但是仍低于调整前的Q1末水平,处于历史中等水平。同时,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可转换债券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和偏债混合型基金在2023年3季度末的股票仓位分别为14.52%、20.02%、71.54%与22.38%,较2季度末分别下降0.08%、上升2.01%、上升0.89%与下降0.53%,整体位于2019年以来的50%、100%、100%与72.2%的分位值水平,可转债基金与灵活配置型基金的股票仓位创历史新高。

从基金持有转债仓位的结构分布来看,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转债仓位超过 30% 的基金数量占比分别为 13.16%和10.4%,超半数一级、二级债基的转债仓位位于0%-10%之间,有 27%的二级债基没有参与转债投资,整体仓位水平在20%以内;而可转债基金的转债仓位普遍较高,近半数的转债基金仓位位于80%-90%之间,有10.96%的转债基金采取加杠杆投资转债,转债仓位高于100%。与前一季度相比,采取杠杆投资的转债基金数量占比减少1.72%,或许受9月以来资金价格中枢抬升影响,仓位80%以下的转债数量占比减少4.73%,而80%-100%之间仓位的基金数量占比提升6.44%,整体来看,更多的转债基金选择提高仓位。


五、3季度基金增持周期与金融行业转债

2023年3季度末基金转债持仓市值排名前十的行业依次为银行、电力设备、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电子、非银金融、基础化工、汽车、医药生物和,有色金属,持仓市值分别为836.23、233.30、184.68、162.69、161.25、148.36、139.40、139.15、128.42和109.07亿元,较上季末分别-7.94 、+26.47 、-0.55 、+7.58 、+5.71 、-7.39 、+26.55 、+13.41 、+10.94 和-1.19亿元。从各行业转债存量净市值变动来看,3季度末较2季度末增长的前五个行业分别为电力设备、电子、汽车、公用事业、基础化工,分别增加149.86、42.64、40.93、38.52与30.12亿元,存量市值下降的前五个行业分别为银行、家用电器、非银金融、交通运输与通信,分别缩减134.59、-23.35、-19.89、-17.16与-10.89亿元。综合来看,3季度基金转债加仓的行业分别为银行、煤炭、交通运输、农林牧渔、非银金融、国防军工、家用电器、石油石化与纺织服饰,至少增加126.64、18.21、16.61、14.87、12.51、10.76、4.44、3.20与1.16亿元以上,主要集中在周期与低估值防御板块,减持或增持幅度较低的前五行业分别为电力设备、公用事业、电子、汽车与有色金属。


六、基金转债持仓分析

2023年3季度,基金对于转债持仓市值维持正增长,环比增速继续回落,但是环比增速仍高于全市场总市值增长斜率,显示基金对于转债新券的抢筹热情与转债资产的加仓偏好。同时受3季度基金加大利率债配置比例的影响,转债持仓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例和债券投资市值比例均有所下降。

从固收+基金来看,在权益市场情绪持续低迷的拖累下,多数遭遇赎回压力,仅二混合二级债基和转债基金的份额环比增长199.16亿份和13.99亿份,不过二级债基新增份额主要由3季度新发产品169.65亿份支撑,总得来看,3季度固收+基金份额净缩减。与份额缩减相反,除灵活配置型基金外,其余固收+基金对转债持仓市值维持正增长,二级债基与可转债基金市值增幅最大。

综合基金份额与转债持仓市值变动来看,实际3季度末的固收+基金的转债仓位较2季度末均有小幅上升。基金的转债仓位主要受到股市预期、转债估值水平与利率债走势影响。综合来看,转债基金与灵活配置型基金在3季度季度更愿意加仓股票,预期或基于整个权益市场在3季度调整幅度较大,整体处于低位水平,随着权益市场政策加码,前期表现弱势的类权益资产或将迎来反弹修复行情,而3季度季度的转债估值在利率债收益率不断下行的支撑下维持高位震荡,整体估值处于历史高位,高估值制约了权益反弹修复时的转债弹性,基于性价比的角度,权益仓位更加灵活的转债基金与灵活配置型基金对于权益的加仓幅度较大,并同时小幅加仓转债。而混合二级债基与偏债混合型基金偏向减仓股票加仓转债,原因或是前3季度纯债累计收益较为可观,在权益市场趋势调整的3季度季度,为减少组合的不确定性与保有前期盈利,更倾向于减仓弹性更大的权益资产,而适当增加具有估值缓冲的转债。总得来看,固收+基金认为3季度末权益资产的性价比较高,并对于4季度季度的股票市场或较为乐观,在考虑到进攻弹性与转债权益性价比后,偏进攻型的基金倾向加仓权益,偏保守型的基金倾向加仓转债。

机构行为与转债资产表现一定程度上也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公募基金作为转债的第一大持有人且作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其仓位变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其对该类资产的未来预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资产的未来收益。如我们在此前的报告《固收+基金转债仓位创2022年以来新高》[1]中所述,转债基金的减仓行为一般早于混合一级与二级债基,同时领先于中证转债指数的下行,当三类基金的转债仓位同时环比下降时,则中证转债指数未来有一定的调整压力。2季度混合一级债基与可转债基金同时环比减仓转债-0.53%与-1.94%,混合二级债基并未同步减仓,随后转债指数7月继续上行,8-9月震荡下行,整个3季度转债指数小幅收跌0.52%。所幸3季度固收+基金的转债仓位环比转降为增,尤其是转债基金对于股票的加仓行为或表明固收+基金短期或不再减仓转债,同时4季度转债指数继续收跌的可能性较小,对于4季度的股票与转债行情或可适当乐观。行业方面,固收+基金更偏好于加仓周期与金融板块。


注:
[1]资料来源:李慧茹、顾怀宇、鲁政委,《固收+基金转债仓位创2022年以来新高》[EB/OL],2023/05/22 [2023/05/22],https://app.cibresearch.com/shareUrl?name=0000000087701eb701877d8d4fa946f9。

🔝特别提示

本报告内容仅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不包含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评级或估值分析,不属于证券报告,也不构成对投资人的建议。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固定收益】用好国债期货,强化利率风险管理【固定收益】核心城市二手房销售改善——地产债9月月报北美天气大热【固定收益】人民币有效汇率和期权波动率回落——全球宏观与汇率焦点2023年(第32期)【固定收益】日本房地产起落中的房企:经验与启示路边的野花【固定收益】新供给格局对转债投融资影响如何?——转债市场观察【固定收益】特许经营和PPP统一适用,聚焦使用者付费——评特许经营修订征求意见稿不到赤道非好汉——巴西BR174公路纪行【固定收益】供给冲击的影响范式——兼论本轮政府债供给冲击【固定收益】房企ABS发生了哪些变化?——ABS月报2023年第三期【固定收益】9月融资需求与资金面利空同业存单——货币市场观察【固定收益】城投债提前偿还趋势分析【固定收益】广义基金偏高的杠杆率可能增加赎回压力——8月中债、上清债券托管数据解读【固定收益】基金大幅减持,理财逆势加仓短债——债市机构行为2023年9月月报【固定收益】本轮二永收益率能调整到什么位置?——金融债及资本工具观察【固定收益】基金购债力度大增,货基单月减持规模创新高——债市机构行为2023年11月月报【固定收益】转债抢权配售策略的介绍与改进——转债市场观察【固定收益】RMBS早偿率预期回落带动收益率走高——ABS月报2023年第五期【固定收益】农商逆势加仓,理财、基金仍偏谨慎——债市机构行为2023年10月月报【固定收益】REITs深度观察 | 公募REITs反向吸并完成情况良好——公募REITs2023年10月报【固定收益】房企资金面仍需政策呵护——地产债10月月报【固定收益】利率债挤压同业存单配置需求——2023年10月中债、上清债券托管数据解读【固定收益】10月票据利率预计高位回落——2023年10月票据市场月报【固定收益】房企融资支持政策再发力——地产债11月月报【固定收益】金融如何才能有效支持地产化险:形势与建议【固定收益】如何从机构行为判断债市顶底?——利率市场观察6001 血壮山河之随枣会战 “和平运动 ”1​【固定收益】REITs深度观察丨一级市场提振,关注园区办公运营——公募REITs2023年11月报【固定收益】银行增持债券力度较大,广义基金减持债券——2023年9月中债、上清债券托管数据解读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第二章摘要)【固定收益】“谁是”城投之系列研究: 母子公司“城投”属性差异分析【固定收益】不良资产重组ABS凸显发行和投资优势——ABS月报2023年第二期【固定收益】《新版资本新规》对不良资产重组ABS的影响——ABS月报2023年第四期【固定收益】如何看待债市季节性?——利率市场观察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